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1.3 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2.1 关于招标问题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关于非经济因素问题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关于影响招标的非经济因素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18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文章创新点及不足 | 第20-21页 |
1.4.1 本文创新点 | 第20页 |
1.4.2 本文不足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非经济因素影响招标的理论分析 | 第21-30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1.1 新制度主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1.2 积累因果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1.3 韦伯命题 | 第23-24页 |
2.1.4 PEST模型 | 第24页 |
2.2 非经济因素影响招标的机理分析 | 第24-30页 |
2.2.1 文化因素机理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.2 制度因素机理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3 企业因素机理分析 | 第27-30页 |
第3章 基于层次模型的非经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0-38页 |
3.1 模型构建 | 第30-34页 |
3.1.1 模型渊源 | 第30-31页 |
3.1.2 模型设计及因素选取 | 第31-32页 |
3.1.3 样本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 构建判定矩阵 | 第34-35页 |
3.3 层次排序 | 第35页 |
3.3.1 层次单排序 | 第35页 |
3.3.2 层次总排序 | 第35页 |
3.4 一致性检验 | 第35-36页 |
3.5 分析及结果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案例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1 案例介绍 | 第38-39页 |
4.1.1 “声音责任”——招标只招不买 | 第38页 |
4.1.2 武汉地铁广告招标案 | 第38-39页 |
4.1.3 李崇禧、韩宗山案 | 第39页 |
4.2 案例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案例启示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政策及建议 | 第42-46页 |
5.1 规范企业政策,注重招投标本质 | 第42页 |
5.2 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| 第42-43页 |
5.3 重视招标采购部门职能与地位 | 第43页 |
5.4 加强道德建设,树立正确价值观念,防范道德风险 | 第43页 |
5.5 重视招标人员综合素质教育,推进资格认定体系 | 第43-44页 |
5.6 合理利用人际关系,杜绝行政干预行为 | 第44页 |
5.7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,完善投诉管理机制 | 第44页 |
5.8 优化招标制度,透明招标程序 | 第44-45页 |
5.9 推行供应商动态管理与预评估机制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录 关于非经济因素对招标影响程度调查问卷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