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荆楚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象表达应用研究--以武汉洪山广场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一、绪论第8-10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目的第8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(二)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内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案第9页
        3. 论文研究方法第9-10页
二、景观意象的生成与感知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 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多元内涵建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秩序与完形——空间意象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形式与符号——审美意象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3. 感知与互动——功能意象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4. 继承与延续——人文意象第11页
    (二) 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生成与表达机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空间机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时间机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文化机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4. 参与机制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 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感知与审美心理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景观意象的感知方式、过程以及途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景观感知的过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景观意象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偏好第13-15页
三、荆楚文化与城市广场景观第15-22页
    (一) 荆楚文化和历史渊源考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荆楚”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荆楚文化起源和发展演变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荆楚城市广场景观符号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 荆楚城市广场景观符号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荆楚景观小品符号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荆楚景观风格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 荆楚景观的特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注重伦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重视材质的原始质感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 注重形式美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5. 追求深度意蕴第21-22页
四、荆楚地区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塑造方法第22-37页
    (一) 荆楚城市广场景观形式的创新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荆楚城市广场景观形式的创新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荆楚符号与城市广场结合的创作途径第25-27页
    (二) 整合空间意象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图案元素的提炼与改造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色彩搭配的参考创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 传统材料的现代演绎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 传统景观小品的现代演绎第32-33页
    (三) 激发公众意象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加强区域性的认同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明晰整体景观,获取差异认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 传递区域文化正能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 体现景观文化与观赏者的互动性第35-37页
五、案例解析——以改造武汉洪山广场为例第37-49页
    (一) 现状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(二) 景观意象构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空间意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审美意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功能意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 人文意象第40-41页
    (三) 景观意象的生成机制与要素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空间机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时间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文化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 参与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(四) 洪山广场的整体效果图展示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平面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景观设计图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景观小品第46-49页
六、结语第49-58页
    (一) 设计过程及总结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设计过程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总结第56页
    (二) 建议与展望第56-57页
    (三) 设计体会与收获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图释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PDK的高性能负载均衡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高BDP网络加速网关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