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(一) 研究缘由 | 第9-10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2.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3. 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 对价值观的研究 | 第10页 |
2. 传统游戏与网络游戏 | 第10-11页 |
3. 对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4. 网络游戏自身价值的研究 | 第12页 |
5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6. 网络游戏管理研究 | 第13-15页 |
(三) 研究内容与解决重点 | 第15页 |
(四) 独创及新颖之处 | 第15页 |
(五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1. 网络游戏 | 第15-16页 |
2. 青少年价值观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| 第19-26页 |
(一)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交往价值观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1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交往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| 第19-20页 |
2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交往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| 第20-21页 |
(二)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1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费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费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| 第22-23页 |
(三)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1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多维反思 | 第26-29页 |
(一) 教育学反思 | 第26-27页 |
1. 将寓教于乐演变成了以乐为主,教为辅 | 第26页 |
2. 暴力示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消解 | 第26页 |
3. 利用青少年向师受教性,曲解正义价值观 | 第26-27页 |
(二) 社会学反思 | 第27页 |
1. 真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混淆,误导青少年价值观 | 第27页 |
2. 网络江湖对真实人际伦理观的冲击 | 第27页 |
(三) 心理学反思 | 第27-29页 |
1. 网络游戏对空虚心灵与情感世界的弥补 | 第27-28页 |
2. 满足膨胀的虚荣心,扭曲青少年消费价值观 | 第28页 |
3. 宣泄压抑情绪,误导青少年交往价值观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网络游戏价值观导向的对策建议 | 第29-40页 |
(一) 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,培育青少年正确价值观 | 第29-33页 |
1. 着力培育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主流文化氛围 | 第29-31页 |
2. 建立健全能保障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法律环境 | 第31-32页 |
3. 营造适应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良好道德环境 | 第32-33页 |
(二) 加强行业自律为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保驾护航 | 第33-38页 |
1. 游戏开发商要有公民责任感,主动加强行业规范 | 第33-36页 |
2. 积极承担游戏监管者责任,提高监管能力 | 第36-38页 |
(三) 激发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体自觉 | 第38-40页 |
1. 从认知层面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| 第38页 |
2. 积极开展和参与主题性社会实践活动,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价值观 | 第38-39页 |
3. 严守价值底线,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| 第39页 |
4. 主动做好接触网络游戏的心理准备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(一) 专著类 | 第41-42页 |
(二) 论文类 | 第42-43页 |
(三) 网页类 | 第43-44页 |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4-45页 |
附录 B 问卷调查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