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(四)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 内容框架 | 第15页 |
2. 主要的创新 | 第15-16页 |
二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| 第16-19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1. 水上交通 | 第16页 |
2. 水上交通安全 | 第16页 |
3.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| 第16-17页 |
(二) 水上交通管理的特殊性 | 第17-18页 |
1. 水上交通事故可控性差 | 第17页 |
2. 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性高 | 第17页 |
3. 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大 | 第17页 |
4. 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大 | 第17-18页 |
(三)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 船舶管理 | 第18页 |
2. 船员管理 | 第18页 |
3. 航道管理 | 第18页 |
4. 应急管理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| 第19-28页 |
(一) 东莞水上交通通航环境 | 第19-20页 |
1. 气候与水文 | 第19页 |
2. 港口与码头 | 第19-20页 |
3. 航道与航路 | 第20页 |
(二) 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| 第20-25页 |
1.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政策依据 | 第20-21页 |
2. 水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| 第21-22页 |
3. 船舶管理和船员管理 | 第22-24页 |
4. 水上交通应急管理 | 第24-25页 |
(三) 加强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| 第25-28页 |
1. 水上交通安全风险要求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| 第25-26页 |
2. 海洋强国战略要求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| 第26页 |
3. “四个交通”发展要求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| 第26页 |
4. 人民群众对水上交通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| 第26-28页 |
四、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8-33页 |
(一) 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0页 |
1.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| 第28页 |
2. 船舶状况、船员素质参差不齐 | 第28-29页 |
3. 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| 第29-30页 |
4.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不足 | 第30页 |
5. 水上应急力量不足 | 第30页 |
(二) 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1. 执法机构职责不清 | 第30-31页 |
2. 船公司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| 第31页 |
3. 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| 第31-32页 |
4. 财力物力缺乏 | 第32页 |
5. 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 | 第32-33页 |
五、提升东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| 第33-40页 |
(一)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建设 | 第33页 |
1. 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| 第33页 |
2.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协调管理机制 | 第33页 |
(二) 强化相关人员水上交通安全意识 | 第33-35页 |
1. 树立水上交通“蓝色发展”理念 | 第33-34页 |
2.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群众宣传教育机制 | 第34页 |
3. 培育水上交通安全文化 | 第34-35页 |
(三)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建设 | 第35-37页 |
1.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| 第35页 |
2.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现场监督体系 | 第35页 |
3. 确保“四重一关键”制度的全面落实 | 第35-36页 |
4. 狠抓源头监管,消除安全隐患 | 第36-37页 |
(四) 扩大资金投入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7-38页 |
1. 争取将水上执法监管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| 第37页 |
2. 改善通航条件和安全设施 | 第37页 |
3. 积极引入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技术 | 第37-38页 |
(五)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| 第38-40页 |
1. 强化水上安全隐患预警机制 | 第38页 |
2. 形成“点—线—面”的应急搜救网 | 第38页 |
3. 加强应急救援的信息化建设 | 第38-39页 |
4. 建立水上应急救援预案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