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线路及杆塔论文

输电铁塔振动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与结构状态参数分析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6-31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1.2 结构应变模态研究现状第18页
    1.3 结构测振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4 输电铁塔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1.5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现状第23-25页
    1.6 结构振动位移监测研究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1.7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1.8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8.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8.2 论文章节安排第28-31页
第2章 输电铁塔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第31-5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2.2 传统应变模态理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原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传统应变模态理论存在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解决方案概述第33页
    2.3 输电铁塔结构应变模态分析方法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桁架结构轴向应变模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桁梁混合结构应变模态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间坐标转换第38-40页
    2.4 输电铁塔应变模态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输电铁塔建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输电铁塔位移模态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输电铁塔应变模态分布结果与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2.5 输电铁塔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有效独立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考虑驱动点残差的有效独立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第53-5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3章 输电铁塔双轴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第56-6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3.2 输电铁塔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多目标优化布置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数学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输电铁塔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布置评价标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输电铁塔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目标函数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多目标优化解决方法的数学表述第60-61页
    3.3 基于NSGA-II的输电铁塔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多目标优化布置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-Ⅱ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采用NSGA-Ⅱ对输电铁塔进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多目标优化布置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维范数优选策略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优选的传感器布置方案第65-6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4章 动荷载作用下输电铁塔动力学响应分析第68-8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4.2 风速时程数值模拟第68-70页
    4.3 风荷载作用下输电铁塔的振动加速度响应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风荷载作用力的施加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输电铁塔振动加速度响应第71-72页
    4.4 风荷载作用下输电铁塔动应变响应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输电铁塔动应变分布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输电铁塔动应变时变特性第74-75页
    4.5 脱冰振荡激励作用下的输电铁塔动应变响应分析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架空输电线脱冰振荡动张力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脱冰振荡激励作用下的输电铁塔动应变响应第76-8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5章 输电铁塔结构振动状态参数分析第82-11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2页
    5.2 输电铁塔风振响应实测第82-84页
    5.3 基于自然激励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输电铁塔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第84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自然激励技术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第85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NExT-ERA算法实现流程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输电铁塔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第94-97页
    5.4 结构振动位移监测方法第9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时域积分方法及其误差分析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基于Lagrange多项式拟合的加速度积分法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积分结果与误差分析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输电塔振动加速度积分第104-10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6章 基于结构模态参数的输电铁塔损伤识别第110-12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0页
    6.2 输电铁塔损伤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输电铁塔损伤类型及其简化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铁塔模拟损伤工况第111-112页
    6.3 基于改进柔度差主对角元法的输电铁塔结构损伤识别第112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输电铁塔结构柔度矩阵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输电铁塔结构柔度简化第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利用柔度矩阵差识别损伤位置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基于改进柔度矩阵差的输电铁塔损伤识别第115-120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20-121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-12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21-122页
    7.2 主要创新点第122-123页
    7.3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23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133-13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34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作者简介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--以全州高中为例
下一篇:树突状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制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