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调研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调研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2.1 金融诈骗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
2.2 金融诈骗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3 金融诈骗的社会危害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调查计划及组织实施 | 第17-21页 |
3.1 调查计划 | 第17-19页 |
3.1.1 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| 第17页 |
3.1.2 调查地点分析 | 第17-19页 |
3.1.3 调查方法 | 第19页 |
3.2 问卷设计及调查情况 | 第19-21页 |
3.2.1 问卷设计 | 第19-20页 |
3.2.2 调查实施情况 | 第20-21页 |
第4章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1-29页 |
4.1 被调查者构成情况 | 第21-22页 |
4.2 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2-29页 |
4.2.1 保定市民对金融诈骗认知程度分析 | 第22-23页 |
4.2.2 保定市民遭遇金融诈骗情况分析 | 第23-25页 |
4.2.3 遭遇金融诈骗后的维权情况分析 | 第25-27页 |
4.2.4 保定市民了解金融诈骗的途径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5章 保定市防范金融诈骗的不足 | 第29-32页 |
5.1 法律制度层面 | 第29页 |
5.2 监管层面 | 第29-30页 |
5.3 金融消费者层面 | 第30页 |
5.4 社会环境层面 | 第30-32页 |
第6章 保定市防范金融诈骗的对策建议 | 第32-37页 |
6.1 法律制度层面 | 第32-33页 |
6.2 监管层面 | 第33-34页 |
6.2.1 完善执法协作机制 | 第33页 |
6.2.2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| 第33-34页 |
6.2.3 建设成熟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| 第34页 |
6.3 金融消费者层面 | 第34-35页 |
6.3.1 加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| 第34-35页 |
6.3.2 多渠道差异化普及金融诈骗知识 | 第35页 |
6.4 社会环境层面 | 第35-37页 |
6.4.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法治建设 | 第35-36页 |
6.4.2 优化“京畿胜境 和谐保定”金融生态环境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附件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