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观赏园艺(花卉和观赏树木)论文--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

深圳大南山和小南山郊野公园植物群落调查与植物景观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3 郊野公园的概念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对郊野公园概念的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郊野公园概念确定第14-15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郊野公园研究动态趋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山地植物群落研究动态趋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动态趋势第19-22页
    1.5 研究地总体概况第22-24页
    1.6 技术路线第24-25页
第二章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第25-76页
    2.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对象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30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植物种类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植物种类组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植物来源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各植物群落乔木层平均高度、平均胸径、平均冠幅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各植物群落灌木层平均高度、平均胸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各植物群落草本层平均高度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各植物群落盖度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39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小南山南坡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小南山北坡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半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小南山南坡半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小南山北坡半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.1 小南山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.2 大南山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各植物群落优势种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70-7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第三章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第76-91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77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物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植物群落各层次生态优势度指数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植物群落各层次丰富度指数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植物群落各层次均匀度指数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15个植物群落多样性比较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86-9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四章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第91-108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概述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层次分析法概述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第92页
    4.2 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第92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和方法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植物景观评价层次结构的构建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评价因子评分标准的确定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评价因子权重值的计算及检验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第9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与分析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植物景观评价结果第102-103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103-10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五章 大、小南山郊野公园优化建议与总结第108-112页
    5.1 植物群落优化建议第108-110页
    5.2 总结第110-112页
致谢第112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1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-120页
附表A 植物名录第120-132页
附表B 评价群落照片第132-134页
附表C 大南山和小南山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评价调查问卷第134-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下垫面截流降污效应研究
下一篇:深圳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生态与景观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