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--采暖论文

赣南地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效果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-18页
第二章 低温辐射采暖系统换热原理及特点第18-25页
    2.1 辐射采暖系统的换热原理第18页
    2.2 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形式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媒辐射采暖系统组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热辐射采暖系统组成第22页
    2.3 地面垫层的结构形式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施工工艺流程第23页
    2.5 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缺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缺点第2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赣南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第25-39页
    3.1 我国气候分区与赣南气候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气候分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赣南气候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 3.2 问卷调查目的及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问卷调查目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问卷调查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3.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人员背景统计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建筑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新陈代谢率及服装参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设备使用情况及改善措施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采暖效果及必要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第39-60页
    4.1 数值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CFD软件简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三维湍流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辐射传热方程第44-45页
    4.2 数值模拟的物理数学模型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设置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网格划分及求解器参数设置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评价指标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温、湿度指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气流速指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空气龄指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二氧化碳浓度指标第49-50页
    4.4 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测目的及内容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50-51页
    4.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温度场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湿度场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速度场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空气龄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二氧化碳浓度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采暖系统的评价第60-76页
    5.1 热舒适性分析第6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人体热舒适方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因素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热舒适的评价指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热舒适的评价标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热舒适性评价第66-71页
    5.2 节能性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5.3 经济性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成本费用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成本费用评价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6-7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6-77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77-78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附录A 冬季室内热环境调查表第83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茶园生态建设与景观规划--以阳山新自然茶园为例
下一篇:利用广东蒲桃资源升级改造万亩果园景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