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0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0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0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0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0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0.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0.4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0.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| 第19-27页 |
1.1 基础设施基本内涵 | 第19-20页 |
1.1.1 基础设施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1.1.2 农村基础设施概念 | 第20页 |
1.2 农村基础设施内容分类 | 第20-21页 |
1.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概念、特征 | 第21-24页 |
1.3.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概念 | 第21-22页 |
1.3.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特征 | 第22-24页 |
1.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 | 第24-27页 |
1.4.1 规模效应分析和结构效应分析 | 第24-25页 |
1.4.2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理论分析 | 第25-27页 |
2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实地调研 | 第27-46页 |
2.1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| 第27-38页 |
2.1.1 生产性基础设施现状 | 第28-30页 |
2.1.2 人文性基础设施现状 | 第30-33页 |
2.1.3 生活性基础设施现状 | 第33-34页 |
2.1.4 流通基础设施现状 | 第34-36页 |
2.1.5 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认识 | 第36-37页 |
2.1.6 小结 | 第37-38页 |
2.2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2.2.1 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 | 第40页 |
2.2.2 农村生活型基础设施仍然欠缺 | 第40-41页 |
2.2.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不合理,融资体制机制不健全 | 第41-42页 |
2.2.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低下,存在项目资金被挪用情况 | 第42页 |
2.2.5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运行不畅且投资效益较低 | 第42-43页 |
2.3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3-46页 |
2.3.1 不平衡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| 第43页 |
2.3.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方式效率低,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| 第43-44页 |
2.3.3 地方政府缺乏财力,融资体制存在问题 | 第44-46页 |
3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| 第46-55页 |
3.1 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| 第46-54页 |
3.1.1 数据来源及定义变量、数据模型 | 第46-49页 |
3.1.2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模型构造及说明 | 第49-52页 |
3.1.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52-53页 |
3.1.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2 各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4 政策建议 | 第55-59页 |
4.1 明确各级政府责任,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投资力度 | 第55-56页 |
4.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要多元化 | 第56页 |
4.3 投资决策程序合理,体现农民需求 | 第56-57页 |
4.4 区别对待各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兼顾效率和公平 | 第57页 |
4.5 加强对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监督管理 | 第57-59页 |
5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9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