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舞蹈《野草》道具的运用和表现
内容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6-7页 |
(一)选题意义 | 第6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6页 |
(三)本人研究条件 | 第6-7页 |
(四)本论文研究难点 | 第7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7页 |
一、舞蹈《野草》的创作 | 第7-9页 |
(一)舞蹈《野草》的构思及内容 | 第7-8页 |
(二)舞蹈《野草》的形式特点 | 第8-9页 |
1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| 第8页 |
2、通过形似而达到神似的效果。 | 第8-9页 |
3、突出野草情感复杂表现 | 第9页 |
4、动作协调统一 | 第9页 |
5、运用写实手法 | 第9页 |
二、蒙古族舞蹈元素与滑轮道具的结合与运用 | 第9-11页 |
(一)蒙古族舞蹈元素 | 第9-10页 |
(二)舞蹈《野草》滑轮车道具的运用 | 第10-11页 |
1、突出主题 | 第10页 |
2、渲染气氛 | 第10页 |
3、引领时尚 | 第10页 |
4、具体和抽象完美结合 | 第10-11页 |
三、由《野草》引发拓展蒙古族舞蹈表现力的思考 | 第11-12页 |
(一)将技术融入舞蹈中 | 第11页 |
(二)合理的技术运用能够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| 第11-12页 |
1、增强舞者的舞蹈素养 | 第11页 |
2、实现音乐和舞蹈动作的和谐一致 | 第11-12页 |
3、重视肢体语言的渲染作用 | 第12页 |
4、侧重情感的张力宣泄和情感的共鸣契合 | 第12页 |
5、构建舞蹈技术和舞蹈内容的统一结合 | 第12页 |
结论 | 第12-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-15页 |
致谢 | 第15-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