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12-24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2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8-1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9-21页 |
1.2.3 小结 | 第21-22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| 第22-24页 |
1.3.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1.3.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| 第22-24页 |
2 国内外物流企业定价状况分析 | 第24-48页 |
2.1 国外物流企业定价状况 | 第24-34页 |
2.1.1 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 | 第24-29页 |
2.1.2 日本黑猫宅急便 | 第29-33页 |
2.1.3 德国铁路 | 第33-34页 |
2.1.4 美国铁路 | 第34页 |
2.2 我国物流企业定价状况 | 第34-42页 |
2.2.1 我国物流企业价格水平调查 | 第35-37页 |
2.2.2 德邦物流 | 第37-39页 |
2.2.3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| 第39-41页 |
2.2.4 上海大众物流有限公司 | 第41-42页 |
2.3 我国铁路货运定价状况分析 | 第42-46页 |
2.3.1 我国铁路货运定价的发展历程 | 第42-44页 |
2.3.2 我国铁路货运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44-46页 |
2.4 借鉴与启示 | 第46-48页 |
2.4.1 理顺公铁比价关系,建立铁路货运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| 第46页 |
2.4.2 建立铁路货运多种层次的价格体系 | 第46-47页 |
2.4.3 完善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接取送达服务价格标准 | 第47页 |
2.4.4 给予营销人员价格浮动权限,并制定有效激励措施 | 第47-48页 |
3 铁路开展零散货运业务的价格作用分析 | 第48-54页 |
3.1 我国零散货运需求状况分析 | 第48-51页 |
3.1.1 我国物流市场货源结构的调整 | 第49页 |
3.1.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促进零散货运的增长 | 第49-51页 |
3.2 我国物流市场供给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3 价格对铁路开展零散货运业务的作用分析 | 第53-54页 |
4 面向零散货物的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定价体系设计 | 第54-62页 |
4.1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定价遵循的原则 | 第54-55页 |
4.1.1 决策市场化 | 第54页 |
4.1.2 调整动态化 | 第54-55页 |
4.1.3 选择差异化 | 第55页 |
4.1.4 核算透明化 | 第55页 |
4.2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定价思路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4.2.1 覆盖最低成本 | 第55-56页 |
4.2.2 紧贴公路价格 | 第56页 |
4.3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定价基本理论概述 | 第56-57页 |
4.3.1 物流成本的含义 | 第56-57页 |
4.3.2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费用 | 第57页 |
4.3.3 公路货运成本 | 第57页 |
4.4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定价方法选择 | 第57-62页 |
4.4.1 成本导向定价法 | 第58-59页 |
4.4.2 竞争导向定价法 | 第59-60页 |
4.4.3 综合定价法 | 第60-62页 |
5 基于公铁比价的铁路零散货运“门到门”定价模型设计 | 第62-80页 |
5.1 公铁比价关系含义 | 第62页 |
5.2 构建公铁竞争下的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公铁比价关系模型 | 第62-71页 |
5.2.1 公路货运理论价格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2.2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费用分析 | 第65-70页 |
5.2.3 建立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与公路的公铁比价关系模型 | 第70-71页 |
5.3 构建基于广义费用的铁路营业收入模型 | 第71-77页 |
5.3.1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考核指标的选择 | 第72页 |
5.3.2 铁路货运营业收入模型 | 第72-74页 |
5.3.3 构建货物运输的广义费用函数 | 第74-77页 |
5.4 不同公铁比价的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定价优化模型构建 | 第77-80页 |
6 北京与呼和浩特问零散货物运输实例分析 | 第80-96页 |
6.1 公路理论价格与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费用的确定 | 第80-87页 |
6.1.1 公路成本各影响因素数据采集与计算 | 第80-85页 |
6.1.2 物流行业平均利润及公路理论价格的确定 | 第85-86页 |
6.1.3 铁路货运“门到门”服务费用测算 | 第86-87页 |
6.2 呼和浩特至北京公路货运价格数据采集与分析 | 第87-89页 |
6.3 基于公铁比价的铁路零散货运“门到门”定价方案 | 第89-94页 |
6.4 推进基于公铁比价的铁路零散货运“门到门”定价的建议 | 第94-96页 |
7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7.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96-97页 |
7.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97页 |
7.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附录A | 第102-104页 |
附录B | 第104-106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6-11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