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15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15-22页 |
2.1 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| 第15-17页 |
2.1.1 左室造影 | 第15页 |
2.1.2 心肌核磁共振成像 | 第15-16页 |
2.1.3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| 第16页 |
2.1.4 超声心动图 | 第16-17页 |
2.2 左心室的旋转与扭转运动 | 第17-18页 |
2.3 左心室扭转运动的评价 | 第18-22页 |
2.3.1 X线电影成像技术 | 第18页 |
2.3.2 MRI对心脏扭转运动的评价 | 第18页 |
2.3.3 超声心动图技术 | 第18-22页 |
第3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3.1.1 研究组(DCM组) | 第22页 |
3.1.2 对照组(N组) | 第22页 |
3.2 仪器设备 | 第22页 |
3.3 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22-23页 |
3.3.1 超声图像的采集 | 第22-23页 |
3.3.2 超声图像分析 | 第23页 |
3.4 统计学方法 | 第23-24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24-26页 |
4.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| 第24页 |
4.2 各组间常规超声测值比较 | 第24页 |
4.3 各组间左室短轴心底水平、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峰值比较 | 第24-25页 |
4.4 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、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| 第25-26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26-3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40页 |
附图 | 第40-42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