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油气开采机械设备论文--抽油机械设备论文

适合于碳纤维抽油杆的游梁式抽油机运动与动力学分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影响第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现状分析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碳纤维抽油杆的发展现状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碳纤维抽油杆油田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0-11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来源及受助情况第11-12页
第二章 碳纤维抽油杆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第12-26页
    2.1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系统超行程机理分析第12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柱塞超行程理论分析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抽油杆柱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2.2 常规抽油机的运动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2.3 常规抽油机动力学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抽油机悬点载荷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抽油机悬点静载荷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抽油机悬点动载荷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4 碳纤维抽油杆柱的动力学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碳纤维抽油杆柱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初始条件、收敛条件和边界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波动方程差分求解过程第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碳纤维抽油杆抽油机优化设计方案第26-36页
    3.1 碳纤维抽油杆的地面边界条件对泵冲程的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碳纤维抽油杆的超冲程运动规律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改变杆柱地面边界条件对泵冲程的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3.2 对地面边界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面边界条件模型的建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确定约束条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关于速度-位移曲线的拟合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最大泵冲程对应于悬点最大速度发生的位置第32-35页
    3.3 总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碳纤维抽油杆的抽油机的几何参数综合优化第36-56页
    4.1 机构综合简介第36页
    4.2 四连杆机构杆长优化设计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计变量的选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约束条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目标函数第38-39页
    4.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起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两种模式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设计计算第43-47页
    4.4 优化结果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优化的几何参数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优化后的泵冲程第47-52页
    4.5 新参数抽油机性能评价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几何参数对比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运动参数对比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动力性能参数对比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泵冲程的对比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原油电脱水参数优化
下一篇:三相旋流式分离器液固出口结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