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国家公债、债券、外债论文

提升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质量的研究--兼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作用的发挥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导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框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创新点、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第16-17页
第2章 政府信用评级与综合财务报告的关系第17-24页
    2.1 政府信用评级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府信用评级的内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府信用评级的功能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概述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2.3 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府信用评级工作推动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利于政府信用评级差异化第22-24页
第3章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现状分析第24-36页
    3.1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作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信息的透明度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内控制度建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第24页
    3.2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市场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国内主要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公司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2014年和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情况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3.3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流程与方法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流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第29-36页
第4章 政府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36-44页
    4.1 三大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比较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标准普尔公司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惠誉评级公司第40-42页
    4.2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地区性评级方法对我国的启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级方法的比较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用评级方法的借鉴第43-44页
第5章 天津市政府信用评级工作第44-60页
    5.1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概况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信用评级综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天津市财政实力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天津市政府债务及发行债券信息第49-54页
    5.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情况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天津市试编情况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天津市试编中存在的问题第56-58页
    5.3 政府信用评级中存在的问题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各地区信用评级结果无差异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信用评级机构招标存在缺陷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信用评级相关机制建设有缺失第59-60页
第6章 优化天津市政府信用评级政策建议第60-74页
    6.1 构建信用评级公司招标评分体系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信用评级公司的实质性资格要求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信用评级公司招标的商务因素(占比65%)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信用评级公司招标的技术因素(占比35%)第62-63页
    6.2 搭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模型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理念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型第64-66页
    6.3 发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实际作用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统筹考虑现行财政报表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衔接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全面反映政府真实债权债务情况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加快建设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体系第66-67页
    6.4 构造天津市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天津市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的主要思路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建立天津市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天津市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性建议第71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后记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4种主要汇率波动与油价、金价、美国国内经济指标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及实证分析
下一篇:城建领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战略研究--以AB公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