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基于捕获—再捕获方法的软件评审后缺陷预测问题研究

前言第4-5页
中文摘要第5-7页
英文摘要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9-29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9-22页
    1.2 问题解决思路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应用系统评价方法来选择合适的算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应用软件工程受控实验来探索新发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软件评审信息系统的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1.3 本文工作定义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相关工作研究动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工作与贡献第26-27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第27-29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第29-45页
    2.1 质量管理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过程建模与质量管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软件评审与质量管理第31-32页
    2.2 实证软件工程概述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系统评价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受控实验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证研究效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2.3 捕获-再捕获基础知识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捕获-再捕获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捕获-再捕获算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捕获-再捕获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第42-4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捕获-再捕获算子的评价和选择第45-92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45-46页
    3.2 捕获-再捕获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的系统评价第4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捕获-再捕获应用状况的SLR的设计和执行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捕获-再捕获SLR结果分析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SLR的Validity问题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捕获-再捕获SLR结果讨论第58-59页
    3.3 捕获-再捕获算子评价实验第59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概述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问题和数据定义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需求评审实验设计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分析设计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分析工具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评价与分析结论第69-77页
    3.4 捕获-再捕获方法讨论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捕获-再捕获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学推导与原因分析第78-84页
    3.5 算子选择和应用基本策略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概述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多种算子的均值方法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1000次随机抽样检验结果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检验结论第9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四章 评价捕获-再捕获估算结果的探索第92-106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92页
    4.2 测缺陷暴露率指标设计和验证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思想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测缺陷暴露率与相对偏差的关系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验证结论第93-95页
    4.3 缺陷重合率指标设计和评价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本思想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陷重合率与相对偏差的关系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结论第98页
    4.4 指标验证与应用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本思想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验证结果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结论第10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第五章 改进捕获-再捕获应用的探索第106-133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106页
    5.2 缺陷发现率与估算相对偏差之间的关系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缺陷发现率和相对偏差指标设计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结果分析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结论第112页
    5.3 支持材料在个人代码阅读中作用探索第112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概述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代码评审受控实验设计第114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验结果分析第124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代码评审实验的效度分析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实验结论第131-13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32-133页
第六章 基于捕获-再捕获方法的软件评审过程框架与支持工具第133-144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133页
    6.2 软件评审过程框架第133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角色定义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流程定义第134-137页
    6.3 支持工具第137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基本应用场景描述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技术架构设计第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应用示例第141-143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43-144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4-150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44-14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算子选择基本策略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估算结果评价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应用改进第146页
    7.2 讨论第146-147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147-150页
附录A 需求评审阅读材料第150-162页
附录B 需求评审注入缺陷第162-165页
附录C 代码评审Pretest代码第165-170页
附录D 代码评审真实阅读代码(有注释)第170-183页
附录E 代码评审真实阅读代码(无注释)第183-192页
附录F 设计文档第192-202页
附录G 代码评审注入缺陷第202-205页
参考文献第205-217页
捕获 -再捕获SLR研究识别的文献列表第217-22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第223-227页
致谢第227-228页

论文共2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治篇章中的俄语字母缩略词研究
下一篇: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--基于发展合作政策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