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空调管路NVH性能研究与优化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1.2 汽车空调管路研究意义 | 第15-18页 |
1.3 管路声学及流体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.1 管路消声器声学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.2 管路消声器流体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管路声学及评价 | 第22-32页 |
2.1 管路声学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1.1 波动方程求解 | 第22-23页 |
2.1.2 声强与声功率 | 第23-24页 |
2.1.3 声压级与声强级 | 第24-25页 |
2.1.4 声波在管路中的传播 | 第25-26页 |
2.2 管路消声器设计要求与分类 | 第26-27页 |
2.2.1 消声器设计要求 | 第26页 |
2.2.2 消声器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2.3 管路消声器主要评价指标 | 第27-28页 |
2.3.1 声学性能评价指标 | 第27-28页 |
2.3.2 空气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| 第28页 |
2.3.3 机械结构性能评价指标 | 第28页 |
2.4 简单管路消声器声学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空调压缩机振动噪声测试分析 | 第32-42页 |
3.1 汽车空调压缩机噪声传播 | 第32-34页 |
3.2 实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| 第34-36页 |
3.3 测试数据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3.1 辐射噪声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2 机体振动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.3 吸排气压力脉动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管路声学与流体动力学分析 | 第42-76页 |
4.1 管路消声器声学计算 | 第42-46页 |
4.1.1 汽车空调管路结构模型 | 第42-43页 |
4.1.2 圆形管路中三维声波 | 第43-44页 |
4.1.3 管路声学计算 | 第44-46页 |
4.2 管路消声器声学分析 | 第46-52页 |
4.2.1 偏心距影响 | 第46-48页 |
4.2.2 腔体长度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2.3 共振腔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2.4 弯曲管路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3 管路整体声学性能分析 | 第52-63页 |
4.3.1 弯曲管路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3.2 管路连接方式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3.3 共振器作用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.4 偏心距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3.5 扩张长度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4 声模态方法计算管路传递损失 | 第63-66页 |
4.4.1 管道声模态 | 第63-64页 |
4.4.2 声模态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5 管路流体特性分析 | 第66-75页 |
4.5.1 流体理论方程 | 第66-67页 |
4.5.2 管路消声器阻力特性计算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5.3 五种管路模型阻力特性计算分析与对比 | 第69-7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管路声学特性实验测试 | 第76-81页 |
5.1 传递函数测试原理 | 第76-78页 |
5.2 传递函数测试实验 | 第78-79页 |
5.3 实验测试与仿真结果对比 | 第79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81页 |
6.2 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