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4.2 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| 第18-24页 |
2.1 基本概念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1.1 职务消费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2 职务消费与公务消费 | 第19页 |
2.1.3 职务消费与腐败 | 第19-20页 |
2.1.4 职务消费适度化 | 第20-21页 |
2.2 相关的基础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2.1 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权力制约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行政成本理论 | 第22-24页 |
3 当前我国政府职务消费改革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| 第24-38页 |
3.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务消费的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 改革的动因 | 第25-29页 |
3.2.1 职务消费存在问题 | 第25-27页 |
3.2.2 不适当职务消费的危害 | 第27-29页 |
3.3 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| 第29-34页 |
3.3.1 改革的方向 | 第29-30页 |
3.3.2 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| 第30-32页 |
3.3.3 个案剖析—我国的公车改革现状与问题 | 第32-34页 |
3.4 当前我国政府职务消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4.1 职务消费的合理标准难以科学界定 | 第34-35页 |
3.4.2 职务消费中的转嫁消费难以控制 | 第35页 |
3.4.3 相关配套改革不同步,与之相连的改革难以推动 | 第35-36页 |
3.4.4 职务消费改革的执行力不足,有些政策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落实 | 第36页 |
3.4.5 改革的不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务活动的开展 | 第36-37页 |
3.4.6 利益相关者的心理改变难以平衡 | 第37-38页 |
4 政府职务消费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| 第38-43页 |
4.1 国外规范政府职务消费的主要经验 | 第38-40页 |
4.1.1 印度没有公款吃喝 | 第38页 |
4.1.2 日本的严格审查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1.3 美国的阳光法案 | 第39页 |
4.1.4 欧洲强大的媒体监督 | 第39-40页 |
4.2 国外政府职务消费实践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0-43页 |
4.2.1 构建规范严格的职务消费制度 | 第40-41页 |
4.2.2 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使用 | 第41页 |
4.2.3 严厉的监管措施配套,严格职务消费的纪律 | 第41-42页 |
4.2.4 采取措施控制其他职务消费 | 第42-43页 |
5 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职务消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| 第43-53页 |
5.1 设立标准体系,促进职务消费标准化 | 第43-46页 |
5.2 建立健全职务消费制度,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| 第46-47页 |
5.3 搞好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,推进改革深入 | 第47-48页 |
5.4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,防止行政不作为现象 | 第48-49页 |
5.5 加强职务消费的内外监管,完善民主参与机制 | 第49-50页 |
5.6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,提高职务消费透明度 | 第50-51页 |
5.7 树立规范的职务消费理念,构建良好的职务消费改革氛围 | 第51-52页 |
5.8 借鉴国外职务消费改革的成功经验 | 第52-53页 |
6 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后记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