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虚拟仿真数控培训系统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1.4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考评系统 | 第15-21页 |
1.4.1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.2 车削力和粗糙度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.3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切削参数提取和优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.4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图元裁剪和图元拾取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4.5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系统的考评功能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5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2 获取轴类零件外圆面车削仿真切削参数和建立切削力模型 | 第23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中切削参数的获取 | 第23-26页 |
2.2.1 车削速度v_c与进给量f参数的提取 | 第24页 |
2.2.2 车削背吃刀量a_p参数的提取 | 第24-26页 |
2.3 数控车床虚拟车削参数数据库设定 | 第26-27页 |
2.4 轴类零件虚拟车削加工中车削力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获取轴类零件外圆面车削仿真后的工件尺寸信息和建立粗糙度模型 | 第29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虚拟车削轴类零件过程仿真原理 | 第29-31页 |
3.2.1 轴类零件建模和刀具建模 | 第29-30页 |
3.2.2 轴类零件虚拟车削仿真加工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3 基于OpenGL的坐标变换及多边形裁剪算法 | 第31-37页 |
3.3.1 基于OpenGL几何变换与屏幕坐标转换 | 第31-33页 |
3.3.2 基于OpenGL的裁剪算法 | 第33-35页 |
3.3.3 基于OpenGL的裁剪算法的程序实现 | 第35-37页 |
3.4 虚拟车削仿真加工后工件尺寸的测量原理 | 第37-41页 |
3.4.1 基于OpenGL的拾取方法比较 | 第37-38页 |
3.4.2 基于OpenGL的重绘式物体拾取方法 | 第38-41页 |
3.5 虚拟车削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 | 第41-45页 |
3.5.1 常用的几种表面粗糙度描述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5.2 实际车削时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计算模型 | 第42-43页 |
3.5.3 虚拟车削时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计算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4 轴类零件虚拟仿真数控车削参数的优化 | 第46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 | 第46-51页 |
4.2.1 数控车削优化参数的确定和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4.2.1.1 确定车削加工优化参数和提出车削优化目标函数 | 第46-47页 |
4.2.1.2 粗加工和精加工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| 第47页 |
4.2.2 车削轴类零件约束条件的分析和相关约束的设定 | 第47-49页 |
4.2.3 车削机床工艺系统的相关约束 | 第49-51页 |
4.3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车削参数 | 第51-53页 |
4.3.1 参数优化算法概述 | 第51页 |
4.3.2 粒子群算法优化切削参数流程 | 第51-53页 |
4.4 粒子群算法优化切削参数的结果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控车削虚拟仿真加工过程评价 | 第55-62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评价方法概述 | 第55-56页 |
5.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控车削虚拟仿真考评参数确定 | 第56-61页 |
5.3.1 构造判断矩阵流程 | 第57-58页 |
5.3.2 构造零件符合程度判断矩阵 | 第58-60页 |
5.3.3 计算零件符合程度判断矩阵及给出相关权重 | 第60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考评系统开发与实验验证 | 第62-72页 |
6.1 引言 | 第62页 |
6.2 分析现有数控车削虚拟仿真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62-63页 |
6.3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考评系统 | 第63-67页 |
6.3.1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相关操作流程 | 第63-64页 |
6.3.2 数控车削虚拟仿真考评系统开发流程 | 第64-67页 |
6.4 验证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车削参数 | 第67-69页 |
6.5 获取虚拟仿真数控车削工件信息并考评虚拟仿真工件 | 第69-71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7.1 论文研究结论总结 | 第72-73页 |
7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