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部分:硅油尿素地米乳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有效性研究 | 第12-30页 |
1. 实验材料 | 第12-14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2页 |
1.2 实验条件 | 第12页 |
1.3 实验药物 | 第12-13页 |
1.4 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1.5 主要实验材料 | 第13-14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14-19页 |
2.1 兔耳瘢痕造模与分组 | 第14-15页 |
2.2 模型判定 | 第15-16页 |
2.3 分组与给药 | 第16-17页 |
2.4 取材组织固定 | 第17-19页 |
2.5 观察指标 | 第19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19-30页 |
3.1 体征分析 | 第19-21页 |
3.2 兔耳瘢痕指数变化情况 | 第21-22页 |
3.3 瘢痕病理组织学变化 | 第22-30页 |
第二部分:硅油尿素地米乳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TH1/TH2相关细胞因子及TGF-B1/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| 第30-39页 |
1. 实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30页 |
1.2 实验条件 | 第30页 |
1.3 实验药物 | 第30-31页 |
1.4 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1.5 主要实验器材 | 第31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2.1 兔耳瘢痕造模与分组 | 第31-32页 |
2.2 TH1/TH2相关细胞因子选择 | 第32页 |
2.3 实验步骤 | 第32-35页 |
2.4 统计分析 | 第35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35-39页 |
3.1 IFN-Γ的表达情况 | 第35-36页 |
3.2 IL-4的表达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3 TGF-B_1的MRNA表达情况 | 第37-38页 |
3.4 SMAD3的MRNA表达情况 | 第38-39页 |
讨论 | 第39-50页 |
1. 增生性瘢痕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| 第39-42页 |
1.1 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 | 第39-40页 |
1.2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现状 | 第40-42页 |
2. 增生性瘢痕模型的选择 | 第42页 |
3. 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免疫学机制 | 第42-43页 |
4. 增生性瘢痕TGF-B/SMAD信号通路研究 | 第43-45页 |
5. 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研究概况 | 第45-46页 |
6. 阿青软膏研究概况 | 第46-47页 |
7.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小结 | 第50-51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附录:综述 中医药预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| 第57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