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4.1 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、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| 第14-24页 |
2.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 | 第14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4页 |
2.1.2 实验设计 | 第14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14-19页 |
2.2.1 高光谱仪硬件 | 第14-16页 |
2.2.2 高光谱仪软件 | 第16-17页 |
2.2.3 数字阿贝折射仪 | 第17-18页 |
2.2.4 质构仪(Stable Micro Systems) | 第18-19页 |
2.3 光谱预处理 | 第19-21页 |
2.3.1 黑白校正 | 第19页 |
2.3.2 光谱校正 | 第19-21页 |
2.4 图像处理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4.1 图像中值滤波 | 第21-22页 |
2.4.2 颜色模型转换 | 第22页 |
2.5 光谱图像建模 | 第22-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基于光谱信息的李果实成熟度判别 | 第24-34页 |
3.1 光谱信息 | 第24-25页 |
3.1.1 光谱曲线 | 第24-25页 |
3.1.2 光谱预处理 | 第25页 |
3.2 基于全波段光谱的分类判别模型 | 第25-27页 |
3.2.1 全波段光谱建模分类 | 第25页 |
3.2.2 基于全波段光谱的判别模型 | 第25-27页 |
3.3 基于主成分的分类判别模型 | 第27-30页 |
3.3.1 主成分分析 | 第27页 |
3.3.2 基于主成分的判别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3.3 基于主成分分类结果 | 第28-30页 |
3.4 基于特征波长的分类判别模型 | 第30-33页 |
3.4.1 特征波长提取 | 第30-31页 |
3.4.2 特征波长建模 | 第31-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基于理化指标的李果实成熟度判别 | 第34-46页 |
4.1 理化指标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| 第34-38页 |
4.1.1 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34页 |
4.1.2 样品SSC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1.3 样品硬度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1.4 样品SSC与硬度统计值分布 | 第37-38页 |
4.2 基于基础信息的李果实成熟度判别 | 第38-41页 |
4.2.1 基于SSC含量的成熟度判别 | 第38-40页 |
4.2.2 基于硬度值的成熟度判别 | 第40-41页 |
4.3 基于基础信息的李果实成熟度建模判别 | 第41-45页 |
4.3.1 基于SSC成熟度建模判别 | 第42-43页 |
4.3.2 基于硬度的成熟度建模判别 | 第43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基于图像信息的李果实成熟度判别 | 第46-55页 |
5.1 图像信息 | 第46-48页 |
5.1.1 图像预处理 | 第46-47页 |
5.1.2 颜色特征值提取 | 第47-48页 |
5.2 基于RGB特征值判别 | 第48-50页 |
5.2.1 RGB特征值建模分类 | 第48页 |
5.2.2 RGB特征值PLS建模 | 第48-50页 |
5.3 基于HSV特征值判别 | 第50-51页 |
5.3.1 HSV特征值建模分类 | 第50页 |
5.3.2 HSV特征值PLS建模 | 第50-51页 |
5.4 基于RGB与HSV特征值融合判别 | 第51-53页 |
5.4.1 RGB与HSV特征值建模分类 | 第51-52页 |
5.4.2 RGB与HSV特征值PLS建模 | 第52-5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8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5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55-56页 |
6.3 进一步研究设想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Abstract | 第62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