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体系 | 第11-12页 |
1.2 钢桥面铺装常见病害 | 第12-13页 |
1.3 铺装层力学计算与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“钢-UHPC-TPO”超薄铺装体系 | 第15-16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5.1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1.5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.3 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“钢-UHPC-TPO”局部模型有限元分析 | 第18-27页 |
2.1 有限元法介绍 | 第18-22页 |
2.1.1 有限元法求解步骤 | 第18-19页 |
2.1.2 ANSYS单元简介 | 第19-22页 |
2.2 "钢-UHPC-TPO"有限元模型 | 第22-26页 |
2.2.1 佛陈大桥工程简介 | 第22页 |
2.2.2 各材料基本性能 | 第22-24页 |
2.2.3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24页 |
2.2.4 施加荷载 | 第24-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正交试验设计及关键参数分析 | 第27-47页 |
3.1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1.1 正交试验法 | 第27-28页 |
3.1.2 因素及其水平数的选取 | 第28-29页 |
3.2 正交试验及计算结果 | 第29-31页 |
3.3 结构设计指标关键因素 | 第31-39页 |
3.3.1 UHPC最大拉应力关键因素 | 第33-34页 |
3.3.2 TPO最大拉应力关键因素 | 第34-35页 |
3.3.3 局部挠跨比关键因素 | 第35-36页 |
3.3.4 UHPC-TPO层间剪应力关键因素 | 第36-38页 |
3.3.5 栓钉剪应力关键因素 | 第38-39页 |
3.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5 设计参数对铺装层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5.1 铺装层设计参数正交试验计算 | 第42-45页 |
3.5.2 设计参数对铺装层影响分析 | 第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基于LHS的结构设计指标计算公式 | 第47-57页 |
4.1 拉丁超立方抽样 | 第47页 |
4.2 拉丁超立方抽样流程 | 第47-48页 |
4.3 各指标抽样与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48-51页 |
4.3.1 UHPC层拉应力的关键因素抽样和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49页 |
4.3.2 TPO层拉应力的关键因素抽样和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49页 |
4.3.3 局部挠跨比的关键因素抽样和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49-50页 |
4.3.4 UHPC-TPO层间剪应力的关键因素抽样和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50-51页 |
4.3.5 栓钉剪应力的关键因素抽样和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51页 |
4.4 结构设计指标数学模型 | 第51-56页 |
4.4.1 逐步回归法 | 第52-53页 |
4.4.2 UHPC最大拉应力模型 | 第53-54页 |
4.4.3 TPO最大拉应力模型 | 第54页 |
4.4.4 局部挠跨比模型 | 第54-55页 |
4.4.5 UHPC-TPO最大剪切应力模型 | 第55页 |
4.4.6 栓钉最大剪切应力模型 | 第55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力学性能指标近似计算可靠性检验 | 第57-67页 |
5.1 统计检验 | 第57-61页 |
5.1.1 UHPC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检验 | 第57-58页 |
5.1.2 TPO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检验 | 第58-59页 |
5.1.3 局部挠跨比计算公式检验 | 第59页 |
5.1.4 UHPC-TPO层间剪应力计算公式检验 | 第59-60页 |
5.1.5 栓钉最大剪切应力计算公式检验 | 第60-61页 |
5.2 经验检验 | 第61-63页 |
5.3 室内试验检验 | 第63-65页 |
5.3.1 足尺模型试验检验 | 第63-64页 |
5.3.2 推出试验检验 | 第64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A.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