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人P2P网络借贷用户出借意愿影响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s | 第7-8页 |
1.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2.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| 第17-39页 |
2.1 互联网金融 | 第17-18页 |
2.2 P2P网络借贷 | 第18-19页 |
2.2.1 国外P2P网络平台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国内P2P网络平台 | 第19页 |
2.3 熟人P2P网络借贷 | 第19-22页 |
2.3.1 国外熟人P2P网络平台 | 第20-21页 |
2.3.2 国内熟人P2P网络平台 | 第21-22页 |
2.4 人情关系理论 | 第22-31页 |
2.4.1 人情关系涵义 | 第22-26页 |
2.4.2 人情关系分类 | 第26-27页 |
2.4.3 人情关系维度 | 第27-30页 |
2.4.4 人情关系质量 | 第30-31页 |
2.5 信任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5.1 信任涵义 | 第31-33页 |
2.5.2 信任的维度 | 第33页 |
2.6 感知价值理论 | 第33-39页 |
2.6.1 感知价值涵义 | 第33-35页 |
2.6.2 感知收益的维度 | 第35-36页 |
2.6.3 感知风险的维度 | 第36-39页 |
3. 模型构建和假设建立 | 第39-51页 |
3.1 构建模型 | 第39-46页 |
3.1.1 相关理论模型梳理 | 第39-45页 |
3.1.2 建立模型 | 第45-46页 |
3.2 提出假设 | 第46-51页 |
3.2.1 人情关系质量相关假设 | 第46-47页 |
3.2.2 个人逐利行为倾向相关假设 | 第47-48页 |
3.2.3 信任、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相关假设 | 第48-51页 |
4. 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51-69页 |
4.1 相关变量 | 第51-62页 |
4.1.1 人情关系质量 | 第51-52页 |
4.1.2 个人逐利行为倾向 | 第52-54页 |
4.1.3 信任 | 第54-56页 |
4.1.4 感知收益 | 第56-59页 |
4.1.5 感知风险 | 第59-60页 |
4.1.6 出借意愿 | 第60-62页 |
4.2 问卷设计 | 第62页 |
4.3 问卷预发放与测试 | 第62-67页 |
4.4 问卷正式发放 | 第67-69页 |
5. 数据分析与讨论 | 第69-81页 |
5.1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2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| 第72-75页 |
5.2.1 信度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.2 效度分析 | 第73-75页 |
5.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| 第75-77页 |
5.4 结果分析 | 第77-81页 |
6. 研究结论与总结 | 第81-8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81-83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