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4-22页 |
1.1 中心蛋白概述 | 第14页 |
1.2 中心蛋白的定位及分类 | 第14-15页 |
1.3 中心蛋白的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3.1 人中心蛋白3的一级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3.2 人中心蛋白3的高级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3.3 中心蛋白的结构基础---EF-hand结构域 | 第17-18页 |
1.4 中心蛋白的功能 | 第18-20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Ca~(2+)、Tb~(3+)与人中心蛋白3的相互作用 | 第22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材料 | 第22-23页 |
2.2.1 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2.2.2 主要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3 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3.1 中心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| 第23页 |
2.3.2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3.3 荧光共振光散射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29页 |
2.4.1 HsCen3的表达及纯化 | 第24页 |
2.4.2 HsCen3及N-HsCen3对Tb~(3+)的荧光敏化 | 第24-27页 |
2.4.3 Tb~(3+)、Ca~(2+)诱导人中心蛋白3的聚集 | 第27-28页 |
2.4.4 Tb~(3+)诱导N-HsCen3及C-HsCen3的聚集 | 第28-29页 |
2.5 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TNS探测人中心蛋白3构象的改变 | 第30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材料 | 第30-31页 |
3.2.1 主要试剂 | 第30页 |
3.2.2 主要仪器 | 第30-31页 |
3.3 方法 | 第31页 |
3.3.1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31页 |
3.3.2 荧光共振光散射的测定 | 第31页 |
3.3.3 紫外光谱的测定 | 第3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8页 |
3.4.1 HsCen3与TNS结合常数及作用力的测定 | 第31-34页 |
3.4.2 TNS和HsCen3的Trp93的能量转移 | 第34-36页 |
3.4.3 TNS探测HsCen3结合Tb~(3+)前后构象的改变 | 第36-38页 |
3.5 结论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人中心蛋白3与人中心蛋白2金属结合性质的差异 | 第40-48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材料 | 第40-41页 |
4.2.1 主要试剂 | 第40页 |
4.2.2 主要仪器 | 第40-41页 |
4.3 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3.1 HsCen2、HsCen3的表达及纯化 | 第41页 |
4.3.2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41页 |
4.3.3 荧光共振光散射的测定 | 第41页 |
4.3.4 荧光寿命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6页 |
4.4.1 HsCen2及HsCen3对Tb~(3+)的荧光敏化 | 第42-43页 |
4.4.2 Tb~(3+)诱导HsCen2及HsCen3的聚集对比 | 第43-44页 |
4.4.3 HsCen2及HsCen3荧光寿命的对比 | 第44-46页 |
4.5 结论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人中心蛋白3与Hemin的相互作用 | 第48-58页 |
5.1 引言 | 第48页 |
5.2 材料 | 第48-49页 |
5.2.1 主要试剂 | 第48-49页 |
5.2.2 主要仪器 | 第49页 |
5.3 方法 | 第49-50页 |
5.3.1 Hemin的配制 | 第49页 |
5.3.2 电化学方法的测定 | 第49页 |
5.3.3 紫外差光谱的测定 | 第49-50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6页 |
5.4.1 Hemin与HsCen3作用的电化学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4.2 HsCen3与Hemin作用的紫外差光谱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4.3 N、C-HsCen3与Hemin作用的紫外差光谱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5 结论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总结 | 第58-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