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评述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点、不足与展望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社区银行的理论阐述 | 第15-18页 |
2.1 社区银行的相关定义 | 第15-16页 |
2.1.1 社区银行的界定 | 第15页 |
2.1.2 社区银行业务 | 第15-16页 |
2.2 社区银行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1 金融共生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2 关系型借贷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模式分析 | 第18-28页 |
3.1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概况 | 第18-19页 |
3.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3.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0-22页 |
3.3.1 符合普惠金融的要求 | 第20页 |
3.3.2 符合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需求 | 第20页 |
3.3.3 完善我国多层次银行服务体系 | 第20-21页 |
3.3.4 弥补区域信贷供给不足 | 第21页 |
3.3.5 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| 第21-22页 |
3.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案例分析 | 第22-28页 |
3.4.1 上海银行——打造“精品银行” | 第22-24页 |
3.4.2 晋城银行——做社区型草根银行 | 第24-25页 |
3.4.3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——打造小微企业特色服务 | 第25-28页 |
第4章 美国社区银行的模式及借鉴 | 第28-35页 |
4.1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历程 | 第28页 |
4.2 美国社区银行概况 | 第28-29页 |
4.3 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 | 第29-31页 |
4.3.1 资产规模普遍较小 | 第29页 |
4.3.2 将服务区域内基层客户作为市场定位 | 第29页 |
4.3.3 组织架构相对简单 | 第29-30页 |
4.3.4 主要提供传统银行服务 | 第30页 |
4.3.5 资金来源主要为核心存款 | 第30页 |
4.3.6 贷款审批注重运用“软信息” | 第30-31页 |
4.4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的分类 | 第31-33页 |
4.4.1 全能型社区银行发展模式——富国银行 | 第31-32页 |
4.4.2 灵活高效型社区银行发展模式——保富银行 | 第32页 |
4.4.3 专业型社区银行发展模式——科罗拉多州联邦储蓄银行 | 第32-33页 |
4.4.4 总结 | 第33页 |
4.5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5.1 资产规模相似 | 第33页 |
4.5.2 市场定位相似 | 第33-34页 |
4.5.3 客户维护方式相似 | 第34页 |
4.5.4 总结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模式借鉴 | 第35-39页 |
5.1 明确自身优势,确定发展模式 | 第35-36页 |
5.2 找准市场定位,开展产品创新 | 第36-37页 |
5.3 简化审批流程,扶植中小企业 | 第37页 |
5.4 融入社区生活,树立品牌形象 | 第37-3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