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序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界定与立法理论基础 | 第12-18页 |
一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界定 | 第12-14页 |
(一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| 第12-13页 |
(二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典型代表以及与公募基金的区分 | 第13-14页 |
(三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区分 | 第14页 |
二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(一) 效率价值 | 第15-16页 |
(二) 公平价值 | 第16-17页 |
(三) 秩序价值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现存问题之探究 | 第18-26页 |
一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的历程 | 第18-21页 |
(一) 起步阶段 | 第18页 |
(二) 规范调整阶段 | 第18-19页 |
(三) 渐进立法阶段 | 第19页 |
(四) 逐步规范阶段 | 第19-21页 |
二、现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6页 |
(一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注册程序不统一 | 第21-22页 |
(二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法律地位定性不准 | 第22-23页 |
(三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过于简单 | 第23-24页 |
(四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因欠缺激励机制使投资人利益受损 | 第24页 |
(五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资金准入门槛偏高 | 第24-25页 |
(六) 相关法律责任不完善 | 第25页 |
(七) 回避了保底条款效力问题与既往有关规范的效力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立法完善 | 第26-43页 |
一、现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立法存在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26-31页 |
(一)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实行统一监管 | 第26页 |
(二) 明确托管人保管与监督的职能 | 第26-27页 |
(三) 鼓励发展有限合伙型和公司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| 第27-28页 |
(四) 激励管理人和强化托管人独立性 | 第28-29页 |
(五) 相关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| 第29-30页 |
(六) 认定保底条款无效与做好既往规范的清理工作 | 第30-31页 |
(七) 适当降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资金准入门槛 | 第31页 |
二、以美国为借鉴对象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完善 | 第31-43页 |
(一) 我国私募发行制度的完善 | 第31-37页 |
(二) 我国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完善 | 第37-39页 |
(三)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| 第39-40页 |
(四) 我国转售限制制度的完善 | 第40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