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微生物学(兽医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原细菌论文

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缩略词一览表第9-13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3-26页
 1 副猪嗜血杆菌第13-20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病概述第13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的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病原特性第13页
     ·培养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外膜蛋白(OMP)第14页
     ·荚膜多糖(CP)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脂多糖(LPS)第15页
     ·转铁蛋白第15页
     ·菌毛第15页
     ·酶类第15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机理第15-16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第16页
   ·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6-17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诊断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细菌分离第17页
     ·血清学诊断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·PCR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与防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药物防治第18页
     ·疫苗第18-20页
 2 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第20-25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概述第20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·病原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·培养特性第20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丝状血凝素(FHA)第21页
     ·百日咳杆菌粘附素(PRN)第21页
     ·菌毛(fimbriae)第21页
     ·腺苷环化酶溶血素(AC-Hly)第21页
     ·皮肤坏死毒素(DNT)第21-22页
     ·Ⅲ型分泌系统(type-Ⅲ secretion system)第22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发病机理第22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流行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·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23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诊断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传统诊断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分子生物学诊断第24页
   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治疗与防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药物防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疫苗预防第25页
     ·饲养管理第25页
 3 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-26页
第二章 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6-4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·菌株及病料第26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26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26页
   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6-27页
   ·模板的制备第27页
 2 单一检测Hps和Bb的PCR方法的建立第27-28页
   ·单一PCR扩增及Hps各血清型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·PCR产物检测第28页
   ·单一PCR各参数的优化第28页
   ·单一PCR的特异性检验第28页
   ·单一PCR的敏感性检验第28页
 3 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8-30页
   ·双重PCR条件的优化第28-29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敏感性试验第29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第29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的重复性试验第29页
   ·双重PCR阳性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第30页
 4 结果第30-42页
   ·单一PCR方法的建立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单一PCR扩增及Hps各血清型检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单一PCR阳性产物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单一PCR扩增各参数的优化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单一PCR特异性试验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单一PCR敏感性试验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·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结果第36-42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引物浓度的优化第36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退火温度优化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延伸时间优化结果第37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 dNTPs浓度的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 rTaq DNA polymerase浓度的优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 MgCL2浓度的优化第39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方法的确定第39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特异性试验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敏感性试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重复性试验第41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阳性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·双重PCR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效果比较第41-42页
 5 分析讨论第42-43页
 6 结论第43-44页
第三章 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第44-52页
 1 实验材料第44页
   ·病料第44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44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44页
 2 实验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·病料处理及模板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·Hps和Bb双重PCR检测第44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运用于菌落与组织样品的检测第44-45页
 3 结果第45-49页
   ·临床样品中不同组织的感染情况第45页
   ·临床病料中Hps和Bb的感染情况第45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地区感染情况调查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不同季节感染情况调查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混合感染情况调查第48页
     ·不同日龄感染情况调查第48-49页
   ·双重PCR方法运用于菌落与组织样品的检测第49页
 4 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·易感部位第49-50页
   ·地区分布第50页
   ·季节分布第50页
   ·混合感染第50-51页
   ·不同日龄感染情况第51页
 5 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IF-1α和HIF-2α基因在灵长类中的分子进化研究
下一篇:猪胞内劳森氏菌LAMP、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