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土地管理、规划及利用论文--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

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及调控研究

摘要第1-15页
ABSTRACT第15-18页
第1章 绪论第18-32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8-20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第23-2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28-29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可能的创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第30-32页
第2章 文献回顾第32-46页
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/土地利用覆盖第32-33页
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第33-37页
     ·基于人文驱动因素视角的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自然驱动因素视角的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基于人文和自然驱动因素双视角的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基于人文因素的驱动机制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基于自然因素的驱动机制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基于人文和自然因素双视角的驱动机制研究第39页
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调控研究第39-41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及机制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调控研究第42页
   ·研究评述第42-46页
第3章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人文驱动的理论分析第46-64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46-52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分类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人文因素驱动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第51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调控第51-52页
   ·基本理论第52-58页
     ·人地关系理论第52-53页
     ·PSR理论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土地区位理论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农地非农化理论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理论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土地控制论第57-58页
   ·分析框架第58-64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分析框架第59-64页
第4章 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状态演进第64-88页
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说明第64-67页
     ·耕地和建设用地界定第65页
     ·数据来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耕地和建设用地口径衔接第66-67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耕地变化状态演进(从1996年到2012年)第67-79页
     ·耕地总量变化第69-72页
     ·耕地空间分布变化第72-75页
     ·耕地内部结构变化第75-78页
     ·耕地减少去向第78-79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建设用地变化状态演进(从1996年到2012年)第79-87页
     ·建设用地总量变化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第81-84页
     ·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变化第84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5章 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分析第88-136页
   ·人口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分析第88-104页
     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口因素驱动机制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 ·区域人口驱动因素变化分析第90-98页
     ·典型城市人口因素与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相关分析第98-104页
   ·经济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分析第104-119页
     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因素驱动机制分析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驱动因素变化分析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·典型城市经济因素与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相关分析第114-119页
   ·政策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分析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政策驱动机制分析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典型城市财政收入偏好与耕地和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相关分析第122-124页
   ·人文驱动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影响——实证检验第124-135页
     ·驱动因子选取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模型构建第127页
     ·面板数据检验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·实证结果分析第131-1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第6章 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压力分析第136-166页
   ·预测分析模型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·灰色系统理论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灰色预测模型第137-139页
   ·区域耕地面积变化预测与压力分析第139-153页
     ·耕地面积变化预测第139-149页
     ·耕地面积变化压力分析第149-153页
   ·区域建设用地面积变化预测与压力分析第153-165页
     ·建设用地面积变化预测第153-162页
     ·建设用地变化压力分析第162-1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65-166页
第7章 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调控响应第166-180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调控体系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调控的概念、内涵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调控目标第167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变化调控内容第167-168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调控手段第168-173页
     ·营造多规合一环境,实现区域统筹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·加强土地用途管制,管控红、黄、绿线第170-172页
     ·并行计划与市场双管,确保权利和义务公平第172-173页
   ·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调控对策第173-180页
     ·人口调控对策第173-175页
     ·经济调控对策第175-176页
     ·政策调控对策第176-177页
     ·其他对策第177-180页
第8章 结论与展望第180-18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80-18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82-184页
参考文献第184-192页
致谢第192-19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第194页

论文共1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与行业差异研究
下一篇:菊花FT-likes基因开花调控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