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22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光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| 第10-11页 |
·TiO_2辅助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| 第11-12页 |
·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4页 |
·光强度 | 第12-13页 |
·被降解物性质和浓度 | 第13页 |
·光催化剂性质 | 第13-14页 |
·光催化剂浓度 | 第14页 |
·pH值 | 第14页 |
·反应温度 | 第14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 | 第14-17页 |
·表面光敏化催化剂 | 第14-15页 |
·金属离子掺杂光催化剂 | 第15页 |
·非金属离子掺杂光催化剂 | 第15-16页 |
·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| 第16-17页 |
·Bi_2S_3光催化剂 | 第17-20页 |
·Bi_2S_3纳米晶形貌调控合成 | 第17-19页 |
·单一前驱物分解法 | 第17-18页 |
·水热法 | 第18页 |
·热注射法 | 第18-19页 |
·Bi_2S_3与其他半导体的复合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Bi_2S_3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形貌调控的Bi_2S_3纳米结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22-40页 |
·引言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3页 |
·前驱物Bi(S_2CNEt_2)_3及其储液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Bi_2S_3纳米点的合成 | 第23页 |
·Bi_2S_3纳米棒的合成 | 第23页 |
·Bi_2S_3纳米片的合成 | 第23页 |
·Bi_2S_3纳米结构的表面修饰 | 第23-24页 |
·仪器及表征 | 第24页 |
·光催化测试 | 第2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9页 |
·结构与形貌 | 第24-34页 |
·前驱物及储液的组成 | 第24-26页 |
·三种维度Bi_2S_3纳米晶体的结构与形貌 | 第26-28页 |
·Bi_2S_3纳米晶体的生长过程研究 | 第28-31页 |
·实验参数对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纳米棒和纳米片的生长机理 | 第32-34页 |
·光学性质与光催化 | 第34-39页 |
·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 | 第34页 |
·不同维度Bi_2S_3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活性 | 第34-36页 |
·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吸附研究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Bi_2S_3-TiO_2异质结构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0-52页 |
·引言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41页 |
·Bi(S_2CNEt_2)_3的合成 | 第41页 |
·Bi_2S_3-TiO_2异质结构的合成 | 第41页 |
·仪器及表征 | 第41页 |
·光催化活性研究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1页 |
·结构与形貌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参数对产物形貌及催化性质的影响 | 第43-48页 |
·Bi源浓度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Ti/Bi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丙酮含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光催化性质的对比 | 第48-49页 |
·能带关系及降解机理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论文总结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