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5页 |
·铀矿污染 | 第15-16页 |
·铀矿污染现状 | 第15页 |
·铀矿污染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变化的关系 | 第16-19页 |
·重金属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抑制和毒性作用 | 第17页 |
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换作用 | 第17-19页 |
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| 第19页 |
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传统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克隆文库分析法 | 第20页 |
·磷脂脂肪酸(PLFA)谱图分析法 | 第20-21页 |
·变性/温度梯度凝胶电泳(DGGE/TGGE) | 第21页 |
·BIOLOG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宏基因组学 | 第22页 |
·微热量热法 | 第22页 |
·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·本研究的实验流程图 | 第24-25页 |
2 若尔盖铀矿区微生物群落分布及与重金属赋存状态的关系 | 第25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25-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-28页 |
·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| 第28页 |
·样品微生物分布调查 | 第28页 |
·优势菌株的种属鉴定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3页 |
·铀矿区地表水样理化性质 | 第29页 |
·铀矿区土壤理化性质 | 第29-31页 |
·铀矿区地表水样中的微生物分布 | 第31页 |
·铀矿区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 | 第31-38页 |
·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| 第38-40页 |
·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 | 第40-42页 |
·U(VI)抗性菌株的筛选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不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分布 | 第43-44页 |
·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微生物分布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·铀耐受性微生物 | 第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3 Biolog-ECO法分析铀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外源铀胁迫的响应 | 第46-5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46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47-48页 |
·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| 第48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6页 |
·外源铀胁迫对铀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外源铀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外源铀胁迫对土壤微生物利用不同种类碳源能力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主成分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对PC轴上贡献率较大的碳源种类的变化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56-58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微生物群落活性 | 第56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微生物多样性 | 第56-57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能力 | 第57页 |
·展望 | 第57-58页 |
4 铀矿区土壤细菌多样性对外源铀胁迫响应的MiSep测序分析 | 第58-7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8-61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5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58页 |
·样品检测 | 第58-59页 |
·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| 第59-6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1-71页 |
·有效序列数据统计结果 | 第61页 |
·聚类与多样性指数 | 第61-63页 |
·稀释曲线 | 第63-64页 |
·原始土壤细菌菌群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土壤细菌菌群分析 | 第67-71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71-74页 |
·原始土壤菌群 | 第71-72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土壤菌群 | 第72-74页 |
5 外源铀胁迫对铀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| 第74-8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4-75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74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74页 |
·培养基 | 第74-75页 |
·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测定方法 | 第75页 |
·培养法分析铀胁迫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布 | 第75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7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5-79页 |
·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 | 第75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土壤微生物分布 | 第75-77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土壤代谢活性 | 第77-78页 |
·外源铀胁迫下的土壤酶活性 | 第78-79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79-82页 |
·外源铀胁迫对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·外源铀胁迫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结论 | 第82-84页 |
本研究创新之处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