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一、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8-10页 |
三、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难点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依恋理论概述 | 第11-26页 |
第一节 早期的依恋理论 | 第11-13页 |
一、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| 第11页 |
二、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| 第11-12页 |
三、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| 第12页 |
四、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 | 第13-18页 |
一、安全基地 | 第13-14页 |
二、内部工作模式 | 第14-15页 |
三、依恋质量 | 第15-18页 |
第三节 依恋种类及特点 | 第18-25页 |
一、亲子依恋 | 第18-20页 |
二、成人依恋 | 第20-23页 |
三、婚恋依恋 | 第23-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依恋质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安全型依恋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| 第27-29页 |
一、安全型的早期依恋经历 | 第27页 |
二、安全型依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非安全型依恋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| 第29-35页 |
一、非安全型的早期依恋经历 | 第29-30页 |
二、非安全型依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非安全型依恋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措施 | 第36-49页 |
第一节 构建非安全型依恋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条件 | 第36-40页 |
一、提高非安全型依恋学生的道德修养 | 第36-37页 |
二、提高非安全型依恋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| 第37-38页 |
三、提高非安全型依恋学生的交往实践能力 | 第38-40页 |
四、提高非安全型依恋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| 第40页 |
第二节 构建非安全型依恋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外在条件 | 第40-44页 |
一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| 第41-42页 |
二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| 第42-43页 |
三、运用网络平台,促进非安全型依恋学生的人际交往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| 第44-48页 |
一、朋辈心理咨询 | 第44-46页 |
二、团体心理辅导 | 第46-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