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家政策 | 第9页 |
·社会需求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2 集雨型绿地与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综述 | 第15-35页 |
·集雨型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5-22页 |
·集雨的定义 | 第15页 |
·集雨型绿地的定义 | 第15页 |
·集雨型绿地是海绵城市——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 | 第15-16页 |
·集雨型绿地的功能 | 第16页 |
·集雨型绿地的技术手段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雨水管理发展与实践 | 第17-22页 |
·郊野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2-35页 |
·以往郊野公园概念探讨 | 第22-24页 |
·郊野公园的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郊野公园的性质 | 第25页 |
·郊野公园的功能 | 第25-27页 |
·郊野公园的定义 | 第27页 |
·郊野公园的分类 | 第27-28页 |
·国内外郊野公园发展与实践 | 第28-33页 |
·国内郊野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3 集雨型绿地营建视角下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游憩绿地与绿色海绵体的结合 | 第35-36页 |
·低干预、低成本开发与优质景观的结合 | 第36-37页 |
·景观良性自我发展与积极的公众参与的结合 | 第37-39页 |
4 案例研究 | 第39-58页 |
·低影响开发的实践:宁波生态走廊——3.3公里活体过滤器 | 第39-42页 |
·概况 | 第39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39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页 |
·郊野公园规划建设:上海青西郊野公园规划 | 第42-45页 |
·概况 | 第42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42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·绿地与城市的平衡:张家浜公园 | 第45-48页 |
·概况 | 第45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页 |
·场地记忆:红山绿丝带——红山公园总体规划 | 第48-51页 |
·概况 | 第48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48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页 |
·场地尊重:斯达本郊野公园 | 第51-52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页 |
·场地创意:消失的溪流——荷兰费尔森市维克格公园 | 第52-54页 |
·概况 | 第52-53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页 |
·水循环和公众参与:哈普雷的未来——健康、水、植被和农业 | 第54-58页 |
·概况 | 第54-55页 |
·规划与设计 | 第55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毕业设计——石家庄龙泉湖郊野公园一期规划设计 | 第58-78页 |
·规划设计说明书 | 第58-76页 |
·设计现状 | 第58-59页 |
·设计愿景 | 第59-62页 |
·分区设计 | 第62-64页 |
·专项设计 | 第64-76页 |
·规划图纸目录 | 第76-78页 |
·设计现状 | 第76页 |
·设计愿景 | 第76页 |
·分区设计 | 第76-77页 |
·专项设计 | 第77-78页 |
6 总结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83页 |
教育背景 | 第83页 |
奖励情况 | 第83页 |
参与项目 | 第83-84页 |
成果目录清单 | 第84-85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设计图纸 | 第87-1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