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农业生物学论文--农业生物工程论文

制度信任、风险感知与转基因水稻技术的公众接纳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5页
   ·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视角方面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侧重方面第16页
第二章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-32页
   ·国内研究综述第17-24页
     ·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公众认知与接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食品的公众认知与接纳研究第18-24页
   ·国外研究综述第24-28页
     ·公众理解科学与公众接纳的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公众认知与接纳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·文献评述第28-32页
第三章研究设计第32-39页
   ·理论依据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风险社会理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信任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34-39页
     ·概念界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及研究假设第35-39页
第四章 调查资料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·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39-41页
   ·指标体系及操作化第41-44页
   ·数据的信度分析第44页
第五章 数据模型及分析第44-58页
   ·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信息因素第46页
     ·科技价值观观、制度信任和风险感知第46-49页
   ·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模型第49-54页
   ·制度信任、风险感知与公众接纳的关系模型第54-58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8-67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8-61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的影响因素模型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制度信任对公众接纳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·对策与建议第61-65页
     ·构建充分可靠的转基因技术信息传播平台,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第62-63页
     ·重构制度信任,促进专家—公众双向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.546.2.3 加强管理,提高监督水平,引导公众的风险感知第63-65页
   ·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附录 当代科技的公众认知调查问卷第72-79页
致谢第79-81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阿维链霉菌和牙鲆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及分析
下一篇:亚磷酸脱氢酶的体外定向进化及其固定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