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长山岛附近海域流场、营养盐扩散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·各章节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大长山岛附近海域水动力计算 | 第12-20页 |
| ·流动控制的基本方程组 | 第12-14页 |
| ·常见的水动力数值模拟及表示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k - ε 模型 | 第14页 |
| ·其他水动力模型 | 第14-15页 |
| ·表示方法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海域流场 | 第15-20页 |
| 第三章 营养盐的扩散与运输 | 第20-26页 |
| ·营养盐的扩散理论基础 | 第20页 |
| ·扩散与运输方程 | 第20-21页 |
| ·站位数据分析 | 第21-26页 |
| ·调查站位数据 | 第21-23页 |
| ·调查站位水质参数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总氮浓度梯度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第四章 大长山海域营养盐的运输 | 第26-35页 |
| ·研究海域中营养盐的运输 | 第26页 |
| ·营养盐随研究区域海流的运动 | 第26-30页 |
| ·水文环境参数分布图 | 第26-28页 |
| ·海水化学环境参数分布图 | 第28-30页 |
| ·环境评价 | 第30-35页 |
| ·单因子评价 | 第30-31页 |
| ·环境综合质量指数 | 第31页 |
| ·水质富营养化指数E | 第31-32页 |
| ·评价结果 | 第32-33页 |
| ·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评价结果 | 第33-35页 |
| 第五章 海流与营养盐扩散对大长山海域生物的影响 | 第35-43页 |
| ·评价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·物种多样性指数 | 第35页 |
| ·优势度指数 | 第35页 |
| ·相对重要性指数 | 第35-36页 |
| ·大长山海域生物调查结果 | 第36-38页 |
| ·地笼调查取样(2012.9--2014.3) | 第36-37页 |
| ·优势度计算 | 第37页 |
| ·后期地笼调查(2015.5) | 第37-38页 |
| ·对调查结果的评价 | 第38-43页 |
| ·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 | 第38-39页 |
| ·浮游动物多样性评价 | 第39-40页 |
| ·原网笼渔获物多样性评价 | 第40-41页 |
| ·后续网笼渔获物多样性评价 | 第41-43页 |
| 第六章 讨论 | 第43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9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