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脑部疾病论文--癫痫论文

癫痫发作自动检测算法研究

摘要第1-13页
ABSTRACT第13-17页
符号说明第17-18页
缩略语简表第18-2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20-3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·癫痫自动检测的研究现状第23-28页
     ·时域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频域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·时频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多种方法联合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·本文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9-32页
第二章 脑电信号及癫痫自动检测系统第32-42页
   ·脑电信号概述第32-36页
     ·脑电图简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脑电采集技术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脑电信号特点第35-36页
   ·癫痫脑电信号第36-38页
   ·癫痫自动检测系统框架第38-41页
     ·预处理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特征提取第40页
     ·分类第40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 基于扩散距离与BLDA的癫痫自动检测算法第42-65页
   ·距离度量第42-45页
   ·扩散距离第45-47页
   ·脑电信号的扩散距离特征提取与癫痫自动检测第47-56页
     ·小波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·特征提取第51-53页
     ·贝叶斯线性判别分析(BLDA)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分类及后处理第55-56页
   ·实验数据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介绍第56-58页
     ·训练与测试数据第58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四章 基于多层核协作表示的癫痫检测算法第65-82页
   ·稀疏表示理论与分类方法第65-67页
   ·核协作表示分类方法(KCRC)第67-72页
     ·协作表示分类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核方法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核协作表示分类(KCRC)第70-72页
   ·基于多层核协作表示的癫痫发作检测第72-76页
     ·脑电信号预处理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脑电信号的多层核协作表示分类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后处理与判决准则第75-76页
   ·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价第76-81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五章 基于Log-Euclidean高斯核稀疏表示的癫痫自动检测算法第82-100页
   ·对称正定矩阵空间与黎曼度量第82-84页
   ·SPD矩阵空间上的Log-Euclidean高斯核稀疏表示第84-86页
     ·Log-Euclidean高斯核函数第85页
     ·Log-Euclidean高斯核稀疏表示第85-86页
   ·基于Log-Euclidean高斯核稀疏表示的癫痫检测算法第86-91页
     ·脑电信号预处理第87-89页
     ·脑电信号的Log-Euclidean高斯核稀疏表示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分类识别第90-91页
   ·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价第91-99页
     ·训练与测试数据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2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00-103页
   ·本文总结第100-101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16页
致谢第116-11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7-119页
附件:外文论文两篇第119-14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泡沫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
下一篇:基于神经元群模型的癫痫分析与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