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31页 |
1 犬子宫蓄脓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24页 |
·母犬的发情周期及其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犬子宫蓄脓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发情周期与子宫蓄脓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·发病有关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发病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临床症状、病理变化及子宫蓄脓的分型 | 第20-22页 |
·检查及诊断方法 | 第22页 |
·与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| 第22-23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23-24页 |
2 荧光定量PCR | 第24-27页 |
·荧光定量PCR | 第24-25页 |
·内参基因概述 | 第25页 |
·内参基因筛选的软件及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内参基因筛选的研究进展 | 第27页 |
3 IGF2与IGF1R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| 第27-29页 |
·IGF家族 | 第27-28页 |
·IGF家族在子宫疾病中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IGF2的结构与功能 | 第29页 |
·IGF1R的结构与功能 | 第29页 |
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犬子宫蓄脓子宫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| 第31-47页 |
1 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子宫来源 | 第3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31-32页 |
2 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犬子宫的采集和处理 | 第32页 |
·犬子宫内膜的RNA提取 | 第32页 |
·RNA纯度检测 | 第32页 |
·RNA反转录 | 第32-33页 |
·RT-q PCR | 第33-34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34页 |
·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34页 |
·引物扩增效率计算 | 第3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4-3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RNA完整度及纯度检测结果 | 第35页 |
·基因的克隆 | 第35-36页 |
·引物特异性检测及扩增效率 | 第36-38页 |
·K.H.Sadek分析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geNorm软件分析结果 | 第39-42页 |
·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Best Keeper软件分析结果 | 第43页 |
·RefFinder分析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IGF1R用不同内参基因作为参考的相对表达量 | 第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47页 |
第三章 RT-qPCR法检测犬子宫中IGF2和IGF1R的表达 | 第47-51页 |
1 材料 | 第47页 |
·组织来源 | 第4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7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47页 |
2 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犬子宫的采集和处理 | 第47页 |
·犬子宫内膜的RNA提取 | 第47页 |
·RNA纯度检测 | 第47-48页 |
·RNA反转录 | 第48页 |
·RT-q PCR | 第48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48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4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RNA完整度及纯度检测结果 | 第48页 |
·引物特异性检测 | 第48-49页 |
·IGF1R和IGF2的相对表达量 | 第49-50页 |
4 讨论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子宫蓄脓对犬子宫内膜组织中IGF-2及IGF-1R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51-59页 |
1 材料 | 第51-52页 |
·组织来源 | 第5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1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51-52页 |
2 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 | 第52页 |
·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3页 |
3 结果和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免疫组化IGF-2 表达检测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免疫组化IGF-1R表达检测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IGF-2,IGF-1R 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IGF-1R和IGF-2 表达的相关性 | 第56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1页 |
附录 1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Abbreviations table | 第68-69页 |
附录 2 候选基因名称,功能、引物序列、产物长度、退火温度及扩增效率 | 第69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