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一、涉诉信访制度概述 | 第7-11页 |
(一) 涉诉信访的内涵 | 第7-8页 |
(二) 涉诉信访的特征 | 第8-10页 |
1. 复杂性 | 第8-9页 |
2. 重复性 | 第9页 |
3. 程序性 | 第9页 |
4. 法律性 | 第9-10页 |
(三) 涉诉信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| 第10-11页 |
1. 涉诉信访与涉法信访 | 第10页 |
2. 涉诉信访与行政信访 | 第10页 |
3. 涉诉信访与申诉 | 第10-11页 |
4. 涉诉信访与再审申请 | 第11页 |
二、涉诉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| 第11-16页 |
(一) 涉诉信访的功能 | 第11-13页 |
1. 涉诉信访具有权利救济的功能 | 第11-12页 |
2. 涉诉信访具有权力监督功能 | 第12-13页 |
3. 涉诉信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| 第13页 |
(二) 涉诉信访的局限性 | 第13-16页 |
1. 涉诉信访影响司法独立 | 第13-14页 |
2. 涉诉信访影响司法权威 | 第14-15页 |
3. 涉诉信访影响程序正义 | 第15页 |
4. 涉诉信访增加人民法院负担 | 第15-16页 |
三、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困境 | 第16-19页 |
(一) 裁判执行不到位,救济型涉诉信访多发 | 第16页 |
(二) 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,同一案件重复登记、交办 | 第16-17页 |
(三) “诉中有访、访中有诉、诉访不分”问题突出 | 第17-18页 |
(四) 部分法院迫于信访工作考核压力,对涉诉信访处理不当 | 第18-19页 |
(五) 终结制度不完善,部分信访人缠访闹访 | 第19页 |
四、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完善途径 | 第19-24页 |
(一) 健全涉诉信访救助制度,从源头减少信访行为 | 第19-20页 |
(二) 建立涉诉信访信息共享机制,提高信息透明度 | 第20-21页 |
(三) 建立诉访分离机制,推进信访工作有序进行 | 第21页 |
(四) 建立科学的信访考核体系,完善责任追究制 | 第21-22页 |
(五) 建立涉诉信访终结机制,有效终结不当信访 | 第22-24页 |
结语 | 第24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致谢 | 第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