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创新之处与研究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18-25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2页 |
·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9-21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| 第21-22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人口迁移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人力资本发展理论 | 第23页 |
·结构化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社会角色转换理论 | 第24-25页 |
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 | 第25-30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存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收支现状 | 第26-29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与支出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状况 | 第29-30页 |
4 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| 第30-37页 |
·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 | 第30-33页 |
·户籍制度 | 第30-31页 |
·就业制度 | 第31-32页 |
·教育制度 | 第32页 |
·农村土地制度 | 第32页 |
·社会保障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因素 | 第33-35页 |
·社会交往初级 | 第33-34页 |
·社会多方排斥 | 第34页 |
·城镇化水平滞后 | 第34-35页 |
·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自身因素 | 第35-37页 |
·人力资本存量相对不足 | 第35页 |
·社会资本存量相对缺乏 | 第35-36页 |
·社会心理适应亟待提高 | 第36-37页 |
5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制度完善与创新 | 第37-39页 |
·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| 第37页 |
·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| 第37-38页 |
·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 | 第38页 |
·深化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| 第38-39页 |
·完善符合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39页 |
·建立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环境 | 第39-40页 |
·加大社会交往扶持力度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社会舆论支持 | 第40页 |
·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| 第40页 |
·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能力素质 | 第40-44页 |
·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增进人力资本存量 | 第41-42页 |
·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并拓展社会资本容量 | 第42-43页 |
·开展心理干预来缓解心理抗压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