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前言 | 第6-8页 |
一、关于本文的研究对象 | 第6页 |
二、关于本文的选题理由 | 第6-7页 |
三、关于本文的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概述 | 第8-22页 |
第一节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发展概述 | 第8-13页 |
一、新中国十七年时期 | 第8-10页 |
二、改革开放后 80、90年代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20世纪下半叶主要音乐期刊概 | 第13-22页 |
一、《人民音乐》(月刊) | 第13-14页 |
二、《音乐研究》(季刊) | 第14-15页 |
三、《交响》(季刊) | 第15-16页 |
四、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》(季刊) | 第16-17页 |
五、《音乐艺术》(季刊) | 第17-18页 |
六、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》(季刊) | 第18页 |
七、《中国音乐》(季刊) | 第18-20页 |
八、《乐府新声》(季刊) | 第20页 |
九、《中国音乐学》(季刊)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问题的观照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歌曲创作 | 第22-25页 |
一、关于歌曲创作“一般化”问题的讨论 | 第22-23页 |
二、关于抒情歌曲创作问题的探讨 | 第23-24页 |
三、关于流行歌曲创作问题的探讨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器乐创作 | 第25-27页 |
一、建国初期关于西洋器乐作品的讨论 | 第25-26页 |
二、改革开放以后关于“新潮音乐”的评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歌剧、舞剧创作 | 第27-30页 |
一、关于歌剧创作问题的讨论 | 第28-29页 |
二、关于舞剧音乐创作问题的讨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对音乐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的研讨(一) | 第30-43页 |
第一节 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| 第30-35页 |
一、关于民歌 | 第30-32页 |
二、关于戏曲 | 第32-33页 |
三、关于民族民间器乐 | 第33-34页 |
四、关于学科称谓、体系的讨论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| 第35-37页 |
一、关于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研究 | 第36页 |
二、关于古代乐律学的研究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中国近代现代音乐史研究 | 第37-39页 |
一、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及作品的研究 | 第37-39页 |
二、关于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“回顾与反思” | 第39页 |
第四节 西方音乐史研究 | 第39-43页 |
一、关于西方作曲家及作品的研究 | 第40页 |
二、关于西方音乐研究中的“新视点”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对音乐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的研讨(二) | 第43-56页 |
第一节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| 第43-47页 |
一、关于和声、曲式、复调及配器理论的研究 | 第43-45页 |
二、关于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研究 | 第45-46页 |
三、关于西方现代音乐分析方法 | 第46页 |
四、关于几种特色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| 第47-50页 |
一、关于音乐教学法的研究 | 第47-48页 |
二、关于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 | 第48-49页 |
三、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音乐美学研究 | 第50-53页 |
一、关于音乐美学学科基础问题的研究 | 第50-51页 |
二、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| 第51-52页 |
三、关于中国音乐美学研究 | 第52-53页 |
四、关于音乐表演美学研究 | 第53页 |
第四节 关于其他新兴音乐学科的研究 | 第53-56页 |
一、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| 第53-55页 |
二、关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对音乐表演技术问题的关注 | 第56-65页 |
第一节 声乐演唱 | 第56-60页 |
一、关于声乐唱法的“土洋之争” | 第56-57页 |
二、关于民族声乐演唱 | 第57-58页 |
三、关于美声演唱 | 第58-59页 |
四、关于通俗演唱 | 第59-60页 |
第二节 器乐演奏 | 第60-63页 |
一、关于西洋器乐的演奏 | 第60-61页 |
二、关于民族器乐演奏 | 第61-63页 |
第三节 关于指挥技术研究 | 第63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