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1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1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31页 |
·油松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油松菌根相关研究 | 第12-17页 |
·油松根际其他微生物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植物菌根际的P吸收与转运 | 第18-26页 |
·丛枝菌根中的P转运 | 第19-24页 |
·外生菌根中P转运 | 第24-25页 |
·菌根化根系磷酸盐转运系统综述 | 第25-26页 |
·菌根真菌的分子鉴定 | 第26-28页 |
·DNA条形码简介 | 第26页 |
·菌根真菌ITS测序 | 第26-27页 |
·菌根真菌ITS测序优缺点 | 第27-28页 |
·内参基因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8-30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2 虎榛子促进油松菌根形成及生长研究 | 第31-41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3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根箱制作方法 | 第31页 |
·菌剂制备 | 第31页 |
·幼苗培养 | 第31-32页 |
·共栽试验 | 第32页 |
·菌根感染率统计及其它指标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不同处理对虎榛子菌根感染率、生长和p H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不同处理对油松菌根感染率、生长和p H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不同处理对虎榛子和油松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处理对虎榛子幼苗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处理对油松幼苗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1页 |
3 2株ECM真菌的γ-action基因及ITS序列克隆 | 第41-5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1页 |
·核酸的提取 | 第41-43页 |
·两株ECM真菌γ-actin c DNA全长扩增及产物克隆、测序 | 第43-45页 |
·两株ECM真菌ITS序列扩增及测序 | 第45页 |
·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| 第45页 |
·γ-actin基因表达分析 | 第4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RNA检测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γ-actin基因的c DNA全长分析 | 第46页 |
·γ-actin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碳源和磷水平培养条件下γ-actin基因表达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γ-actin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ITS序列扩增及测序结果 | 第50-51页 |
·ITS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| 第51页 |
·讨论 | 第51-54页 |
4 2株ECM真菌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| 第54-8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4-6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4页 |
·核酸提取 | 第54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克隆 | 第54-58页 |
·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58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白功能验证 | 第59-62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功能特性研究 | 第62-6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3-81页 |
·总RNA提取 | 第63-64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克隆 | 第64-66页 |
·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相关分析 | 第66-72页 |
·Rl PT和Lb PT基因功能验证 | 第72-73页 |
·Rl PT和Lb PT基因功能特性分析 | 第73-81页 |
·讨论 | 第81-8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·结论 | 第84页 |
·展望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10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