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模式的发展与风险监管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研究文献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研究文献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研究文献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总体评价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8页
   ·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8-20页
第2章 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模式第20-23页
   ·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第20页
   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·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第三方支付模式第21页
     ·网络借贷模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众筹融资模式第22页
     ·大数据金融模式第22页
   ·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 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23-36页
   ·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界定第23页
   ·P2P网络借贷发展的背景因素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需求第24页
     ·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第24页
   ·P2P网络借贷的特点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服务对象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第25页
     ·借款审批周期短效率高第25页
     ·可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第25页
     ·获得较高收益率第25-26页
   ·国外主要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·Lending club第26页
     ·Prosper第26-27页
     ·Zopa第27页
     ·Kiva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国外主要网络借贷平台比较分析第29页
   ·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网络借贷运营平台数量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背景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网络借贷成交量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网络借贷贷款余额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模式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以拍拍贷为代表的无担保线上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以有利网为代表的有担保线上模式第33页
     ·以宜信为代表的线下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以人人贷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第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6页
第4章 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的主要风险第36-41页
   ·问题平台现状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问题平台数量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问题平台类型分析第37页
   ·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操作风险第38页
     ·市场风险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法律风险第39页
     ·政策风险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信息科技风险第40页
     ·声誉风险第40页
   ·小结第40-41页
第5章 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原则及监管制度第41-49页
   ·国外P2P网络借贷监管经验借鉴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美国经验借鉴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英国经验借鉴第42页
   ·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原则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明确监管主体第43页
     ·行业自律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审慎监管原则第44页
     ·监管容忍度原则第44页
   ·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制度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市场准入制度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征信体系建设第45页
     ·信息披露制度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市场退出机制第46页
     ·资金第三方托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建立风险保障基金第47页
     ·禁止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承诺第47页
   ·小结第47-49页
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设银行LW分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
下一篇: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在线口碑扩散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