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--以“余额宝”为例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评价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主要工作和创新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的法律问题分析 | 第19-32页 |
·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互联网金融理财——余额宝的法律分析 | 第20-27页 |
·余额宝的发展背景 | 第20-21页 |
·余额宝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·余额宝的法律关系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法律监管现状 | 第27-31页 |
·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法律风险 | 第27-30页 |
·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监管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国际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| 第32-37页 |
·美国监管经验 | 第32-34页 |
·英国监管经验 | 第34页 |
·日本监管经验 | 第34-35页 |
·国外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经验的启示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监管对策和建议 | 第37-48页 |
·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监管原则 | 第37-40页 |
·系统重要性监管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鼓励创新原则 | 第38页 |
·“功能监管”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法治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的建议 | 第40-47页 |
·明确监管主体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垂直信息通道 | 第42页 |
·制定流动性监管及投资方向标准 | 第42-43页 |
·完善投资者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网络基金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规范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自身宣传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| 第46页 |
·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1、结论 | 第48页 |
2、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