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主要工作及创新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| 第22-32页 |
·银行资本补充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·银行资本的定义及作用 | 第22-23页 |
·最佳资本需求量理论 | 第23页 |
·银行资本管理的分子和分母策略 | 第23-24页 |
·银行资本补充策略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上市银行建立资本补充机制的现实要求 | 第25-27页 |
·巴塞尔协议对资本规定的演进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巴塞尔协议 III 对一、二级资本的定义与要求 | 第26页 |
·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要求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补充现状 | 第27-31页 |
·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结构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状况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补充途径分析 | 第32-42页 |
·将外源性融资转换为内源性融资 | 第32-33页 |
·大力发展内源性融资的原因 | 第32页 |
·增加盈利与利润留存补充核心资本 | 第32-33页 |
·转变上市银行的盈利模式 | 第33-35页 |
·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| 第33-34页 |
·提高上市银行资本的运行质量 | 第34-35页 |
·调整银行存贷比的分子分母结构 | 第35-37页 |
·积极开拓符合监管规则的创新资本工具 | 第37-38页 |
·对其他一级资本的创新 | 第37页 |
·对二级资本工具的创新 | 第37-38页 |
·创新资本工具的国际案例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可转换优先股的创新 | 第38-39页 |
·可减记的次级债创新 | 第39-40页 |
·或有资本创新 | 第40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我国上市银行常见资本补充方式实证分析 | 第42-50页 |
·我国上市银行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| 第42-43页 |
·上市银行补充资本时机决策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方式选择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资本补充方式的效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资本补充决策效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对策与建议 | 第50-54页 |
·提高银行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政府相关法律法规 | 第51页 |
·加强专家对创新工具的研究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1、结论 | 第54-55页 |
2、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攻读博/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