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2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8-24页 |
·地方税存在的理论依据——财政分权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地方税存在的必要性 | 第19-20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内涵与特征 | 第20-24页 |
·地方税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内涵 | 第21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基本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判定中央与地方税税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| 第22-24页 |
3 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现状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现状 | 第24-29页 |
·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划分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现状 | 第26-28页 |
·各地区地方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不突出,税收收入规模小、财政功能弱 | 第29-30页 |
·地方政府的税政管理权限小 | 第30页 |
·地方税种改革滞后,税收要素设计不合理 | 第30-31页 |
·现行税种的设置发挥的税收调控作用有限 | 第31页 |
·地方主体税种的确立划分缺乏法律支撑 | 第31-32页 |
4 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国际比较与经验 | 第32-40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国际比较 | 第32-35页 |
·美国 | 第32-33页 |
·德国 | 第33-34页 |
·日本 | 第34-35页 |
·法国 | 第35页 |
·各国地方税系的启示与借鉴 | 第35-40页 |
·构建完善的地方税税种体系的基础及配套措施 | 第36-37页 |
·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 | 第37-40页 |
5 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建议 | 第40-54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确立的基础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 | 第40页 |
·明确中央与地方关系,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 | 第40-41页 |
·调整和优化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 | 第41页 |
·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权 | 第41-42页 |
·省级地方税种改革方向 | 第42-44页 |
·可行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构建消费税为省级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政策建议 | 第43-44页 |
·市(县)级地方政府改革方向 | 第44-51页 |
·房地产税可行性分析 | 第44-47页 |
·资源税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构建市(县)级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政策建议 | 第49-51页 |
·地方税改革的配套措施 | 第51-54页 |
·减少政府层级,提高行政效率 | 第51页 |
·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完善房地产登记评估制度 | 第52-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