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2.1 直流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直流配电网及其典型电能质量问题 | 第20-34页 |
2.1 直流配电网的结构 | 第20-23页 |
2.1.1 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1.2 直流配电网的换流环节 | 第22-23页 |
2.2 直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 | 第23-24页 |
2.3 直流配电网的单元模块 | 第24-29页 |
2.3.1 光伏系统 | 第24-27页 |
2.3.2 蓄电池储能系统 | 第27-29页 |
2.4 直流配电网典型的电能质量问题 | 第29-32页 |
2.4.1 电压偏差 | 第30页 |
2.4.2 电压波动 | 第30-31页 |
2.4.3 谐波与纹波 | 第31页 |
2.4.4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| 第34-48页 |
3.1 直流电能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 谐波形成机理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4 低压直流配电网单元模块的仿真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4.1 光伏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38-40页 |
3.4.2 蓄电池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40-41页 |
3.5 不同工况下直流母线电能质量问题的仿真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5.1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变化对电压波动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5.2 交流侧非理想情况对谐波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5.3 负荷瞬时大面积接入对电压暂降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5.4 直流电网侧故障对电压暂降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5.5 交流电网侧故障对电压暂降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| 第48-58页 |
4.1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指标的特殊性 | 第48-49页 |
4.2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49-53页 |
4.2.1 主观权重的确定 | 第49-50页 |
4.2.2 客观权重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4.2.3 综合权重的确定 | 第51-53页 |
4.3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| 第53-54页 |
4.3.1 模糊物元模型 | 第53-54页 |
4.3.2 贴近度的计算 | 第54页 |
4.3.3 电能质量等级划分 | 第54页 |
4.4 算例分析与结果比较 | 第54-57页 |
4.4.1 算例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4.2 结果比较 | 第56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5.1 本文总结 | 第58-59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| 第69-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