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化学、土壤物理化学论文--土壤成分论文

中亚热带丘陵区土壤活性碳组分及碳矿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·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土壤轻组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土壤颗粒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12页
     ·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13页
     ·土壤微生物量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13-14页
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第14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因素第14-16页
   ·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6-18页
第二章 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·研究区和试验地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18页
     ·试验地详细介绍第18-20页
   ·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第20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室内矿化模拟试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常规指标测定方法第22页
   ·数据计算及处理第22-23页
   ·技术路线图第23-24页
第三章 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24-3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4-30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第28-30页
   ·讨论与结论第30-35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第33-35页
第四章 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35-4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有机物输入对土壤碳矿化影响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回归模型第40-42页
   ·讨论与结论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有机物输入对土壤碳矿化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回归模型第44-45页
第五章 全文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第45-48页
   ·全文结论第45-46页
   ·创新点第46页
   ·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存在问题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6页
附录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个人简历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施肥和地下水位管理对水稻土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
下一篇:长期施用有机肥旱地红壤孔隙的分布与变化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