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经“咸入肾”理论指导下盐敏感性高血压与肾特异性钙粘素相关性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1页 |
| 第一部分 实验部分 | 第11-20页 |
| 1. 实验材料 | 第11-13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11页 |
| ·药物 | 第11页 |
| ·实验饲料 | 第11页 |
| ·试剂 | 第11-13页 |
| 2.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13-15页 |
| ·实施方案 | 第13-14页 |
| ·统计学处理 | 第14-15页 |
| 3. 实验结果 | 第15-20页 |
| ·造模前后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(SBP)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| ·造模后各组大鼠体重及肾脏脏器指数的比较 | 第16页 |
| ·造模后各组大鼠血生化的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·造模后各组大鼠尿蛋白及尿NAG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| ·造模后各组大鼠肾脏肾特异性钙粘素的比较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部分 讨论 | 第20-30页 |
| 1. 模型选择的依据 | 第20-21页 |
| 2. 指标选择的依据 | 第21-23页 |
| 3. “咸入肾”相关理论 | 第23页 |
| 4. 中药补肾方组方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5.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| 第三部分 结论 | 第30-31页 |
| 问题及展望 | 第31-32页 |
| 致谢 | 第32-33页 |
| 综述 | 第33-40页 |
| 1. 《黄帝内经》与高血压 | 第33-34页 |
| 2. 高血压与肾损害 | 第34-35页 |
| 3.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常用临床指标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4. 肾特异性钙粘素相关研究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| 附图 | 第40-41页 |
|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研究成果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