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胶州小戏秧歌抢救的必要性
内容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绪论 | 第6-15页 |
(一) 研究课题阐释 | 第6-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9-12页 |
(三) 研究难点 | 第12-1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| 第13-15页 |
一 胶州小戏秧歌发展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 | 第15-18页 |
(一) 胶州小戏秧歌发展的地域文化背景 | 第15-17页 |
1、胶州秧歌产生的地理环境 | 第15-16页 |
2、胶州秧歌的历史人文 | 第16-17页 |
(二) 胶州小戏秧歌的历史沿革(发展历程) | 第17-18页 |
二 小戏秧歌的基本构成 | 第18-29页 |
(一) 人物角色 | 第19-21页 |
(二) 表演程式 | 第21页 |
(三) 道具与服饰 | 第21-26页 |
(四) 剧本与场图 | 第26-29页 |
三 胶州小戏秧歌舞蹈表演语汇的嬗变 | 第29-33页 |
四 小戏秧歌发展过程的社会角色 | 第33-41页 |
(一) 农民——民间艺人 | 第33-38页 |
(二) 二老艺人 | 第38-39页 |
(三) 职业化民间舞人 | 第39-41页 |
五 胶州小戏秧歌传承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 | 第41-46页 |
(一) 不变——保持传统小戏秧歌的乡土味 | 第42-44页 |
(二) 变——小戏秧歌的现代转型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附件 | 第55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