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问题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概念 | 第10-12页 |
一、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二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| 第12-15页 |
一、 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效用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有利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| 第13页 |
三、 有利于缓解我国农村凸显的人地矛盾 | 第13-14页 |
四、 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可行性 | 第15-16页 |
一、 符合我国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的立法精神 | 第15页 |
二、 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规定及缺陷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现行法中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问题的缺陷 | 第16-19页 |
一、 法律概念内涵不准确 | 第16-17页 |
二、 程序价值缺失 | 第17-18页 |
三、 法律法规的规定难以回应现实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相关制度的不足 | 第19-22页 |
一、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| 第20页 |
二、 农地价格评估制度的缺失 | 第20-21页 |
三、 制度价值目标和实施效果相互冲突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实践和评述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成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及评述 | 第22-24页 |
一、 成都市温江区的“双放弃”进社保的实践 | 第22-23页 |
二、 成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的评述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重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及评述 | 第24-26页 |
一、 重庆的“土地换户籍”的实践 | 第24-25页 |
二、 重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的评述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嘉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及评述 | 第26-28页 |
一、 嘉兴“两分两换”式的实践 | 第26页 |
二、 嘉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践的评述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完善 | 第28-35页 |
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一、 公平原则 | 第28-29页 |
二、 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的原则 | 第29页 |
三、 统筹兼顾原则 | 第29页 |
第二节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具体途径 | 第29-35页 |
一、 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改造 | 第29-31页 |
二、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法定事由的规定 | 第31-32页 |
三、 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| 第32-35页 |
总结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