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
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临床研究 | 第9-15页 |
一、 一般资料 | 第9-10页 |
(一) 诊断标准 | 第9页 |
(二) 纳入标准 | 第9页 |
(三) 排除标准 | 第9页 |
(四) 剔除标准 | 第9页 |
(五) 脱落标准 | 第9-10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10-13页 |
(一) 病例来源 | 第10页 |
(二) 分组方法 | 第10页 |
(三) 一般资料 | 第10-11页 |
(四) 治疗方法 | 第11-12页 |
(五) 观察项目及指标 | 第12页 |
(六) 疗效观察 | 第12页 |
(七) 研究要求及注意事项 | 第12-13页 |
三、 统计方法 | 第13页 |
四、 观察结果 | 第13-15页 |
(一)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| 第13页 |
(二)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(VAS)积分的变化 | 第13-14页 |
(三)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性评价 | 第14-15页 |
讨论 | 第15-24页 |
一、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5-17页 |
(一)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| 第15-16页 |
(二)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6-17页 |
二、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7-19页 |
(一)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| 第17-18页 |
(二)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三、 治疗方法分析 | 第19-20页 |
(一) 刺血疗法 | 第19页 |
(二) 拔罐疗法 | 第19-20页 |
(三) 刺血拔罐 | 第20页 |
四、 选穴依据 | 第20-21页 |
(一) 夹脊穴 | 第20-21页 |
(二) 病变局部 | 第21页 |
五、 结果分析 | 第21-22页 |
六、 机制探讨 | 第22-24页 |
结语 | 第24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综述 | 第27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附录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附件 | 第34-37页 |
详细摘要 | 第37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