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| 第1-4页 |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引言 | 第12-21页 |
| 1 鱼类链球菌病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2 无乳链球菌的特性及罗非鱼受感染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3 渔用疫苗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传统疫苗 | 第14-15页 |
| ·亚单位疫苗 | 第15页 |
| ·基因工程疫苗 | 第15页 |
| 4 无乳链球菌 LrrG 蛋白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LRR 蛋白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| ·LrrG 蛋白研究进展 | 第18页 |
| 5 缓释佐剂 PLGA | 第18-19页 |
| 6 论文思路和实验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| 第一章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的克隆、原核表达及LrrG蛋白初步免疫原性分析 | 第21-3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1页 |
| ·实验菌株及试剂 | 第21-25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LrrG 克隆质粒的构建 | 第26-28页 |
| ·LrrG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28页 |
| ·LrrG 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28-30页 |
| ·LrrG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| 第30页 |
| ·LrrG 重组蛋白的亲和纯化 | 第30页 |
| ·Western blot 分析与蛋白含量测定 | 第30-31页 |
| ·LrrG 可溶蛋白的免疫、攻毒实验与血清抗体滴度的检测 | 第31页 |
| 2 结果 | 第31-36页 |
| ·LrrG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| 第31-32页 |
| ·LrrG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LrrG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4-35页 |
| ·LrrG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| 第35页 |
| ·LrrG 重组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和蛋白含量测定 | 第35页 |
| ·LrrG 可溶蛋白对罗非鱼的免疫保护效果 | 第35-36页 |
| ·罗非鱼血清抗体水平的 ELISA 分析 | 第36页 |
| 3 讨论 | 第36-39页 |
| 第二章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PLGA-LrrG蛋白微球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39-4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2页 |
| ·实验菌株及实验动物 | 第39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39页 |
| ·溶液的配制 | 第39-40页 |
| ·PLGA-LrrG 蛋白微球的制备和包封率、载药量测定 | 第40页 |
| ·PLGA-LrrG 蛋白微球体外释放曲线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罗非鱼 PLGA-LrrG 蛋白微球的免疫保护实验 | 第40-41页 |
| ·罗非鱼免疫指标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42页 |
| 2 结果 | 第42-45页 |
| ·PLGA-LrrG 蛋白微球的粒径、包封率和载药量 | 第42页 |
| ·PLGA-LrrG 蛋白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 | 第42页 |
| ·PLGA-LrrG 蛋白微球对罗非鱼的免疫保护效果 | 第42-43页 |
| ·罗非鱼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罗非鱼溶菌酶活力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3 讨论 | 第45-47页 |
| 全文总结 | 第47-49页 |
| 1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LrrG 基因的克隆、原核表达及 LrrG 蛋白初步免疫原性分析 | 第47页 |
| 2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PLGA-LrrG 蛋白微球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47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8页 |
| 附录一 缩略词表 | 第58-59页 |
| 附录二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